普立兹奖得主、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Elisabeth Bishop),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本片根据她的爱情故事与创作历程改编而成。为寻求灵感,伊丽莎白到里约探访旧识玛莉,认识了她的女友、建筑师萝塔(Lota),从而开始一段18年的爱恋。
向内求
从毕肖普的生平对照看,电影的情节上略显诸多藤蔓,尤其对于mary的设置。不过,毕肖普的巴西爱恋颇为曲折,所以mary的情节虽然狗血,将矛盾更多归因于外部,而非重点着墨于两人之间的内在冲突(比如忙于建造公园,无暇顾及爱人),对于一般大众或导演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设置。相比之下,电影《卡罗尔》的关注点在卡罗尔、特芮丝的内在成长,忽略外部政治、时代因素,更显高明。
“你不能指望一个在沙漠中长大的人,像鱼一样游泳”,这句台词出现在两人行将分手之际,饰演毕肖普的演员脱口而出。某种程度上,它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求答案,无论诉诸酒精、爱人、性或者暴力等。
比如毕肖普酗酒,因为她时时渴望被爱却无法刻刻满足,犹如置身“无爱之沙漠”。这跟当下我们社会的“情感饥渴症”,又有什么区别呢?lota曾满足她爱的渴求,比如炸山头建工作室。遗憾的是,lota的自我中心主义明显:“一寸寸都是我建造的”,摆放办公桌的指使,分手时刻的嘲讽…紧绷的关系势必一崩两段,结尾处的自我毁灭早晚会出现。
无论自我还是关系,向内求答案才有希望,比如借助NVC的方法:从情绪的信使找到自己的需要,从需要再落地,找到自我满足的种种办法,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人生有了终极拯救的可能性。
转化
毕肖普超越大多数人之处,是她将苦痛转化为晓畅、简洁的诗句。时隔多年,今天的我依然感到共鸣,心有戚戚然,比如《失去的艺术》。
也幸亏有了诗,毕肖普从自我的情感渴求超脱,升华、体验到忘我:“看起来,人们在艺术中需要的——为了体会艺术而需要的——是一种忘我的,完全无用的专注,而创造艺术也绝对离不开它。”
所有人都会经历痛苦与不安,你可以选择从中成长、升华,也可以选择沉沦或责怪他人、社会(想想塞隆演的《女魔头》、美国第一女连环杀手就知道了)。一切可能,都在于你的选择,尤其当下一念。
以下是一些“一念”:
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但这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我们所应决定的是在仅有的时间里该去做些什么。这世上除了邪恶的意志,还有许多其他的力量存在,佛罗多。毕尔博注定会找到魔戒,也就意味着,你也注定得到它,而那是个令人鼓舞的想法。
真正的勇敢,不是夺取他人的性命,而是知道去宽恕。
——甘道夫《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但我相信,能打败黑暗的,不是强大的魔力,而是生活中的小事和微小的爱。”
——甘道夫《霍比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