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认为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有人总跟我说,看见那些学生时代的小情侣在一起,总觉得年轻真好。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出了闪着对于爱情的憧憬和渴望,也许是他太多年没谈恋爱了,才会渴望有一段可以拿来谈着玩玩的感情。
很多时候学生时代谈的恋爱虽然有些幼稚,却守护的是爱情本身,如今大多数恋爱只是打着“恋爱”的幌子,谈论的是现实。当然,我并没有抨击在爱情与面包之间选择面包的人,因为只有在婚姻面前,需要另当别论。
单纯的讨论恋爱这些事时,我们讨论的只是爱情的本身。但是我很不赞同“因为孤独而谈恋爱”,这个本意是自私的,他们只是想要给自己当下孤独的生活添上不孤独的色彩,好让自己暂别孤独,可是他们并没有考虑过长远的未来。
依稀记得有一碗熬得很好的鸡汤,“一时的孤独是为了更美好的遇见,为了迎接一个能长期陪伴的人。”
毕淑敏曾在《你要好好爱自己》一书劝导过,“不要把人生匆匆结束,不要把恋爱匆匆开始,你把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事好吗?”
每每提及爱情,我总会在脑海里泛起这句伴随我走过不同阶段的话,如今的我仍会偏向于把这句话的前半句看得重一些。当我开始关心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生活仿佛才刚刚开始,像在这之前也许我永远才18岁。
这个阶段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的我,对于爱情对于恋爱,我认为都是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范畴。
就好像《基督山伯爵》里说的那样“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2. 我认为的爱情是宁缺毋滥的:
有人说“寂寞久了,嘴上说的那些择偶标准都会降低,所以标准都是说说而已,遇到喜欢的再差也无所谓什么标准了。”可我并不这么认为。
《百年孤独》里说“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一切已往的春天是无法复原的,那最狂乱而又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
爱情就是这样子的,爱情如何的狂乱而又坚韧,它终归都是会落地成埃一般的归为现实,再轰轰烈烈再如胶似漆的爱情都终究要回归于平淡。
那么择偶标准不正是在提醒你吗?爱情门槛的择偶标准侧面反映出对于自身的追求。我们达不到内心理想中的爱情模样,但我们应该要极力的靠近目标不是吗?
其实仔细想想,恋爱时百分之八十都是雅致的废话,没太多实质意义,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才是真正维系着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换句话说往往有些人就是沉浸在这百分之八十的甜蜜之中而沉迷爱情,而忘了爱情在人生中所占的比例。
所以,看清楚什么是爱情,而后看淡爱情,这样即使身边有许多的异性,没有达到内心的标准也无济于事。毕竟喜欢、合适、在一起这三个词的定义是不同的。
3. 我认为的爱情是两情相悦的
前文说了爱情需要缘分和达到标准,最后一个是迷恋。
有一个如同世界难解之题一般的问题,“你会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还是会选择一个喜欢你的人在一起?”也许能遇到彼此喜欢彼此的真的很难,才会有了这个让人听上去十分伤感的问题。
但是喜欢一个人的定义是什么,人们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就好像有一种情话叫做“你好像很特别。”
难道喜欢就是特别吗?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内容,是我最近看的日剧《对不起青春》里的两句话:
1、不喜欢上的话,就无法理解为何喜欢
到底是因为特质而喜欢,还是因为喜欢而关注特质呢?在这之前,我写过一个专题卑微爱的文章,在里面也分析过喜欢一个人的心理动机。
我们会喜欢上一个人,必然是对方存在着让你有所憧憬的特质,与对方的结合,满足了自己对这一方面的需求。
每一个人的所憧憬的特质是各不相同的,也许物质,也许精神,也许主观,也许客观,每一个人的需求产生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就算一见钟情,我也始终认为只是我们潜意识已经判定到了那个人能够满足自身的某点关键需求。
所以什么是喜欢上呢?喜欢就是需求的某点特质有被满足的可能性期待,形成了一个可幻想的空间,进而迷恋。
而当你开始喜欢上了之后,随着更多的观察与接触,慢慢的从幻想步入现实。也许会因此而幻想破灭,也可能幻想变成理想,这种反作用力的存在,会让你更加的关注特质的表现形式。
举个例子:对方是一个高大威猛的人,让有些缺乏安全感的你感受到了安全的可能性,实质上你需要的是足够产生保护行为的力量,这种特质最后会表象成高大威猛的外在特征。
一开始你可能会因为对方的高大威猛而喜欢上对方,但只有在慢慢的接触中,你才会发现实质上是因为你缺乏安全感,而对方能够给予你这种安全感。
2、存在有特别的人,是因为存在不特别的人
如果世间只存在于一人给予你选择,那对方是不会成为特别的人的。特别,意味着是在一个范围区间内特例。而随着范围的变化,特别的匹配度同样会变化。有选择的空间,进一步的放大了可收益的可能性。
好像讲的太绕口的,举个栗子好了。
当你所处于一个班级的时候,可能你会认为A是特别的,因为A的某个特质吸引了你;而当你的视野放到整个年级的时候,A也许就不再吸引你了,因为会有B的特质更加的吸引你;而当你的视野放到整个学校的时候,B也不再吸引你了,因为C的特质更进一步的吸引了你。
随着范围的变化,特别的存在也在变化。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当你处于一个小圆中,你能看到的只会是小圆中的存在;而你的接触面越来越广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特别也不过如是了。
所以随着自身的阅历的提升,原来自己认为的特别存在,会慢慢的变得微小。优点在于你也许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而缺点则是也许你永远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人,因为你总认为会有更合适自己的人。
但是这种特别,仅仅是在寻觅阶段的个人“迷恋”。当你与对方有了接触,甚至有了发展之后,对方的特别指数因为“喜欢”“承诺”的存在而有了加成。这大概就是我们会感慨的“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好,但是谁都替代不了”。其实一开始就是他的好吸引了你,只是后来变得不显眼罢了。
这就带给了我们一个问题,到底在什么样的阶段才最适合找到所谓自己“命定”的那人。这就如同那个寻找最大的稻草的故事一般。太早不好,太晚也不适合。
我想大概是,在你成长的某个平缓期,你可以试着去寻找。
爱情这个问题,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素是“亲密、迷恋、承诺”。
* 一份感情没有“亲密与承诺”来维持,就无法达成一个稳定的状况,就容易激发矛盾;
* 一份感情没有“迷恋”的支持,缺乏了这一种感情是需要“发展”的观念,就无法让双方有长久经营的“利益共识”;
* 而一份感情没有“迷恋”的运营,缺乏在“穷境寻变”的思维,没有在遇到问题时寻求“改革”的帮助,就容易变得沉闷,变得没有“激情”。
***最后的最后
那种既然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结局是要分开的爱情那就不要选择开始了,那些说是为了在心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这种破理由,我觉得也没必要对他们好到哪里去,毕竟他们自己都不是长情的人。
夏目漱石说,东方人是从不说我爱你的,一句“今晚月光真好”就够了。
本公号谢绝转载,
未经授权一律投诉。
合作请邮件或者后台私信勾搭
当然,欢迎大家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