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最初,我们就是在围着每天的日常生活转,也就是我们的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一切活动。日常生活还这么多烦恼,更高级的部分几乎是触及不到的。
人们都希望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修行,可以突破自己的局限,让自己各方面都越来越好。
但有一个现象是有时候感觉已经非常用功了可是进步并不是很明显,遇事还是慌乱,生活还是很多障碍,感觉上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种翻转。
这里面有因缘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部分是我们容易忽略的,那就是修行不是形式,不是知识,是一定要通,比如你读经书,你要做到通经,经才能实际的对你有启发作用,不明白里面说的什么,傻瓜式的读经意义不大,针对日常生活里的烦恼也是一样,这些烦恼障碍就是一堵堵墙,你要全部打通才能脱胎换骨,换句话说就是修行绝不是停留在脑子里,自以为都知道了,而其实依旧是一知半解,这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我们的头脑会思考,这就容易给我们造成错觉,认为脑袋知道了,就是学习到了,而其实,只是学了但是完全没有习到。这个头脑的念头会不间断的出现,任何的外境都会引起头脑的反应,我们的心我们的注意力就被带走,这种不带觉知的心随境转就是我们大部分人每天的生活状态。
心随境转就是定力不足,首先是没有觉知所以没办法止,止不住就没办法定,于是我们就随境轮转,如此,你看,这个注意力一直像浮萍一样飘来飘去,即便是知识面上了解了很多,但是没有深度,止不住定不住就没有办法真的与自己的内心连接,无法深入连接内心,修行就成了一种形式。
要修行,下定决心想要脱胎换骨,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自己的定力,慢慢的定力越来越好,真正的转变一定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