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团体的那点事

上个月月底和这个月月初,有幸参加了一个存在主义的团体,感触很深。以前对心理咨询方面是一窍不通,一些基本的概念都不懂,但是听朋友说这个团体里面的思想跟我的一个老朋友的思想特别像,甚至这个老朋友被称作存在主义的大师。我就来了兴趣了,借着这个机会,跟各位说说我理解的存在主义,有兴趣的也可以先读一下《我读毛姆》。

很形象的描述

先来说说团体心理治疗的起源:

团体心理治疗方法是1905年由J. H. Pratt创立的。Pratt开办了一个指导治疗肺结核的培训班,他发现患者的精神状态对疾病有影响。1925年,精神分析治疗师Trigant Burrow对个体精神分析治疗产生了质疑,开始着手研究团体治疗技术。Burrow希望能够减轻治疗者的权威作用,更多地通过成员间的人际互动起作用。团体疗法对监狱中的犯人和已经出院的精神病人的实施是由PaulSchilder和LouisWender在三十年代开创的。那时候,团体治疗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治疗效果尤其明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士兵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促进了团体心理疗法的发展。

我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叙述团体的古老起源:

在很早很早以前,人类的生存能力是很低的,而且都靠自然的赏赐来生活。有很多自然灾害,每次灾害之后就会对部分人产生创伤,造成了一些癔症,即后来弗洛伊德称作歇斯底里症的,这时候就有一个人召集起来这些人围着一个火堆坐下来,拿一些树叶放在石锅里熬汤剂给他们喝,这就是“臼”。后来这些人就好了,而这个召集人就叫做“巫”,这个字本意上来说就是一大帮人坐在帐篷下的样子。这就是团体的最初的起源,其实也是中医的起源。

而现在的团体是基于这样的设想:每个人出生下来的时候拥有完整的灵魂,他的养育者,也就是父母,用各自的养育方法使完整的灵魂开始破碎,团体呢,是让个人重新养育一遍,重新让灵魂变得丰满。使用的方法就是最古老的,一大帮人坐在一起,在一个带领者的带领下活在当下,来体会自己曾经走过的一切,以便让灵魂重新丰满起来。

至少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团体成员会意识到,自己不是孤独的、相隔离的备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个体,他们会发现,还有很多人也同样的承受着痛苦和需要帮助;                                                                                

2、团体成员会发现,在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同时,可以找到应对问题的资源和方法;            

3、在团体治疗的互动中,治疗师可以通过互动,看到来访者的问题,而不是单单通过来访者本人的口头报告;                                                                                                                                       

4、可以使来访者更快更直接地明晰自己的行为、社会交往方式的特点。

而团体治疗的大师中的大师就是鼎鼎大名的欧文亚龙了,他认为我们生活中的痛苦基本上源于四个方面的困扰:

  •不可避免的死亡;                                                                                                                                     

 •我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我们需要的自由;                                                                                                                                       

•也许生活并无一个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所有困扰都可以归结到这四个问题上来,是不是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他的《当尼采哭泣》,如果还有兴趣,可以继续读他的《叔本华的治疗》,一个是尼采,一个是叔本华,搞清楚了他们两个人,基本上人生也就搞清楚了。

这就是欧文亚龙了

附:

欧文亚龙:1931年6月13日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父母是俄罗斯人,第一次大战后移民美国。目前担任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与维克多 弗兰克(Viktor Frank)和罗洛·梅(Rollo May)并称存在主义治疗法三大代表人物。其主讲的录音带广泛使用于治疗师的训练工作,持续在全美各地发表演讲并投入临床治疗工作。因其在临床精神医学领域的贡献,曾获得一九七四年艾德华·史崔克奖;一九七九年获得美国精神医学会为学术研究颁发的基金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理咨询是什么? 了解心理咨询前生今世,让心理咨询走进平常生活。 文:Dr.CherylA.MacDonald 译...
    Psychonline阅读 4,702评论 5 17
  • 花在镜子里摇曳 月在水心中自怜 我于红尘里 一幕 一幕 倾情地热烈参演 泪流满面 终于在一个瞬息里明白了 倦怠的根...
    黛眉居阅读 3,345评论 17 25
  • 你懂的那么多的道理,不过是“懂了”而已,走眼不走脑不走心,从未踏实的把你该做的事做好并将意识到的问题付诸于实际解决...
    沐森读书阅读 1,287评论 0 0
  • 每日一画——17.4.14-19 她说,理想的生活是:不被上一秒牵挂,不为下一秒担忧。 最近,确实需要沉淀一下,改...
    齊洛枫阅读 3,311评论 0 3
  • Xmind虽然没有直接提供流程图结构,但是在XMind中绘制流程图,依然是快速而形象直观的,各种操作一目了然,所以...
    海棠未雨阅读 17,99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