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之处见真章

      出乎意料,今早本需要共出的周校出现在了我的班级中,我惊讶地询问:你怎么还在这?你不是要外出培训吗?原来是这会儿去赶动车还有点儿早,他想再给我们上一次晨诵课再出发。此时我心里突然有一种:我是不是有希望突破不会指导朗读的难关啦?哈哈哈…心里这样想着,赶紧弥补周六的不足,掏出手机录下了校长晨诵课的过程。

整理坐姿,助力朗读

      一个明显特点,我发现每次让孩子们开始朗读前,他都会先整坐姿,这样是可以让的声音顺畅的发出,让朗读时气息更稳、声音更洪亮。另外孩子给孩子很好的心理暗示:要开始朗读了,需要快速集中注意力。当然从整体观感上看,端正的坐姿让孩子们看起来精神饱满、自信大方,朗读时更具底气。

抓大放大,温柔成长

      在朗读过程中践行“抓大放小”原则,于晨诵课而言意义非凡。晨诵课区别于传统诗文解释,重点在于孩子朗读时的感受与朗读能力的锤炼,无需孩子逐字明晰含义,有整体感知并将自身理解融入朗读即可。尤为关键的是,若孩子能在当日晨诵中由此及彼,将诗歌与自身相链接,那便是极好的成长。不过这并非强制要求,我们的晨诵课是温柔包容的。即便孩子当下没有链接到,也无须焦虑,我们要坚定的相信,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首诗歌会突然在他心中泛起涟漪,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与启迪。

引领示范,激发动力

      老师范读,请优秀的孩子示范读,老师的范读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我需要引起关注,千万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朗读的不好而跳过这一环节,因为我们老师的范读,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标准范本,让他们直观感受朗读的技巧与魅力,快速掌握正确方法。同时优秀孩子示范读,则以同龄人的身份展现,更具亲近感和说服力。其他孩子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身努力的方向,激发竞争意识与上进心。那一节晨诵课中,二者结合,既给予专业引领,又营造积极氛围,让孩子们在模仿与对比中不断提升朗读水平,爱上朗读。

看见进步,及时反馈

      不急于求成,看见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而言,这宛如为他们营造了一片宽松自由的成长天地,无需在高压下仓促前行,而是能依照自身的节奏稳步成长。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被老师温柔捕捉与肯定,这会如星星之火,持续点燃他们内心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帮助他们构建起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用心去引导、安心的等待,及时的反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绽放光彩。教学路上,且行且修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