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Kayli [2班】Day 22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


(1)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听潮》鲁彦


分析: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描写得有声、有色、可感、可闻,细腻而有层次,五种感官并用。

(2)

“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矛盾《子夜》


分析:汽车急速而过的视觉冲击,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刻意练习】

1. 盛夏时节的柏油马路上,炙热的阳光下,听见茂密的枝叶沙沙作响,左摇右摆。撑着洋伞的摩登女郎,复古的裙摆随着步伐晃动,先是踏着轻微曼妙的舞步,继而转变成激烈的大幅度上下震荡,引得女士顾不上优雅,手忙脚乱地安抚着裙子。

2.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这会儿已是乌云密布。四面八方的乌云齐聚,让原本明亮的天渐渐暗沉下来。“滴滴”,“啪啪”,一个个豆大的雨滴如同豆粒般甩打在柏油路上,紧接着零散的豆粒串成一串,如同一条条链子一样向下倾注,大珠小珠落玉盘,噼里啪啦地震打在地面上,激起阵阵水花,溅起一阵阵的雾气。我从窗子里向外看,朦朦胧胧,海市蜃楼。

【对比思考】

1. 运用对声音的描写,对动作的描写,将“风”进行听觉化,视觉化的展现。

2.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雷阵雨的过程与场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