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渐渐觉得人生漫漫,一眼望到了尽头、没有任何值得期待的结局在等待着我。
人生中是存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比如说升学,比如说就业,再比如说择偶。如今快要三十岁的我,已经度过了这些常规意义上的重大时刻,面对未来的人生,只觉得怎么也熬不到头。
终于,我意识到,是因为我没有寄托。想来,人生中两三万个日夜更迭,没有了可观望到的里程碑,没有了可寄托的念想,该是多么难熬。
今天遇到一位健谈的快车司机,他谈起马上就要回老家过年,表现的很激动。他说,子女们最早也要腊月二十七才能放假,他等得很焦急。他笑着说,给子女们下了最后通牒,要求最晚腊月二十七也要开始返乡的归途。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小女儿在国营企业,只能三十放假,他索性让小女儿自己搭车回老家。随后,我们又聊了些过年的习俗,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说什么。他又把话题转回到他的归乡心切上,“我心里已经快等不了了,归心似箭。”他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说,“晚上就看欧冠,就是想办法打发掉时间,心里急的不行,想赶紧回去。”后来,他有些骄傲的说,“我们村得有一半的人回去过年。”
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极度厌恶过年,每年春节都是回山东的老家,那里陌生的口音,陌生的习俗和陌生的人际关系都令我感到局促不安。时至今日,我盼望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北京度过春节七天假期,再不济,也是宁愿上班也不想“阖家团圆”的过年了。每年春节前的电视节目,总播放那些扛着大包小包回乡过年的人,我常感到诧异和不解。
今天听了这位快车司机的描述,我才突然意识到,那是他的一种寄托。照他的说法,老家的亲人都在外面打工,可他依旧如此挂念着回家过年这件事,为此而充满希望的度过生命里的每一分一秒。
我想起以前我也曾有过的寄托。虽然很浅薄,但也好歹让我内心充实的度过了一段时光。我的寄托就是考试,我常硬生生给自己找些理由而为考试拼命努力。每天六点起床去图书馆占座,每天自习到图书馆播放起“回家”的萨克斯曲。那段日子,我觉得好快乐。但考试结束的当天,我却总是心里难受的闷头大哭。说起来,并不是在意成绩的好坏,而是突然觉得心里绷紧的弦断了,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活着。
我的父辈们,对现如今的“追星族”常常是嗤之以鼻的。可我却十万分的理解追星族的心情,把偶像当作生活的寄托,才能拥有生活的力气啊!
父辈们年轻时候的寄托往往是一家人的生计,而当他们退了休,子孙们都有了生活保障的时候,他们失去了过往的寄托,于是转而开始沉溺于其他事物。我的父亲,他曾沉迷于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后来又沉迷于斗地主,现在他沉迷于某款低质量武侠网游。我甚至从他身上已经看出了他对无意义游戏的厌烦,但我的父亲依然紧抓所有时间空隙来玩游戏。我想这是他的寄托,所以也不便打扰。
我羡慕一切有所寄托的人,不论这寄托是否积极向上,是否会给人生带来负面影响,我只知道缺少某种寄托的生活,实在是万般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