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都没遇到像《必然》这样的书了,几乎每一段、每个事例都会让我陷入疑惑与思考。但引发我思考的句段,很少与科技到底发展成何种状态相关联,更多的是如凯文凯利提到的,网络(科技)带来的变化,毕竟这些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我们也确有发言权。
首先的一点思考,是关于朋友之间关系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再说“一天联系一次已经算是非常高的频率”会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人们更是开始用“从前车马慢”来怀念慢悠悠的时光。从前,朋友之间通常用信交流,写长长几页纸,是因为在一段有较大跨度的时间内,确实有许多可以分享的事情;而现在,朋友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且更趋于线上化,“亲亲”、“么么哒”、各类表情包等无意义的表述充斥对话之间,作为现代网民的我们连彩虹屁都能不假思索地写上百字。
在大段大段地聊天后,朋友之间的关系似乎变亲密了,但实际上带给彼此的,莫名地是一种不真实以及疲累感,而“养火花”、“固定说晚安”这些为了“图个心安”的互动,似乎让人与人之间线上交往变得更焦躁了,就好像,不聊天不互动就不是朋友了。在我看来,科技的发展,在部分情况下让友情的作用从互相需要变成了互相消耗,当然,这只是比较悲观的看法。
其次要提到的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操之过急,不仅体现在交际层面,在科技本身及其周边化都有较明显的体现。之前被爆出的“女版乔布斯”伊丽莎白血液检测技术造假事件让我久久叹息。其所在公司发明的血液检测技术——据说采集指尖上几滴血液,四个小时就能得到240多项检测结果,费用却比医院便宜一半。听起来是谋福利,可最后被爆出,机器是其他公司的、技术是莫须有的,连采取的血液样本都经过了私自处理……何必呢,为了商机,为了噱头,将医疗技术发展的本质抛在脑后,过于急躁地求名求利,那是怎样一群标榜着学者身份的唯利是图之人在做的事?想想都让人无言以对。
说回网络对我们的改变,书中提到,如今的网络不再是一个目的地一样遥远的存在,而是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件好事,毕竟它是如此明显地体现着科技的进步,但人们对网络的态度却让人不那么乐观了:从不懈追求变成了及时行乐,当一个纯粹地享受者,这甚至已经变成了很多人的人生态度——“娱乐至死”的意味不言而喻。
那么,除了便利,科技为我们带来什么了吗?其实是有的,但因为科技门槛的不断升高,大部分人从科技发展的围观者,或主动、或被动地变成了纯粹安逸的“享受者”,被革除在真正的科技之外而不自知,网络(科技)愚民越来越多,正如近期的“流浪大师的爆红”事件,让人啼笑皆非。
在我看来,与其让这一类“网络技术的分叉”如野草般不受约束的疯长,还不如像旧社会一样,高级技术只为上层阶级所持有,当然,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全民一起努力控制它。
最后,我想再提醒自己思考几个问题,也许它们之间没有关联,但也许在深层次上是有关联的:
1.近年Vlog兴起背后到底有什么具体意义?此类视频分享到底能够使观看者获得什么?
2.Vlog早就显现出了模块化和领域化,那么各类博主在不断提升竞争力的趋势下会再次折回现有的资源类视频领域吗?
3.科技发展如果会解放了大部分事务性工作,没有实践没有反复,我们应该从哪里提炼真知,是通过分析各类机器收录的数据吗?那这是否也是类人脑通过进化能达到的水平呢?
4.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超级电脑“深思”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后依旧没能解释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却开始沉浸于“看电视”这一娱乐活动,这是否和科技的发展历程相似?我们的科技也会在过度超前后回到某一旧形态吗?
总之,《必然》引发了我对生活现象和科技发展的探索,让我在思索的时候颇有感叹、甚至对变化和未来有些害怕,不过我依然希望能在这条探索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