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加坡纪念活动回来,还没来得及写点感想,周末偶有小小空闲,不妨闲来随笔以示纪念与感激之情。感恩主办方,张静博士,赞助方提供的这次宝贵机会!
这次新加坡纪念研讨会议邀请到的是中港台当代新儒家血脉嫡传、泰山北斗,他们思想通透,人生豁达,知行合一。其思想脉络清晰,纵贯今古,横亘东西,大开大合。让我们从历史事件中看到思想的碰撞与其中蕴藏的能量,明白人生之来所为何事。然而,最能打动我的,却是前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回到那种朴素而不失赤子之真的友谊,经过半个世纪地切磋打磨而建立的真情谊。
曾昭旭教授讲爱情道。从爱能的实践功夫来阐发孔子提出的仁道。并在和自己的爱人的半个世纪的磨炼中得到了完美地实现。让自己具备了行仁、爱人的能力。同时,曾昭旭教授也说王邦雄教授是他除了自己妻子之外的最好的知己,评价王教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而自己看似阴柔,实际更阳刚。几天的相处,我们看到曾教授的评价的确恰如其分!还有他们的师弟林安吾教授。几个老朋友一起谈论师友之道,那种切磋论学的快乐,还有对彼此见解上的差异的津津乐道,直到今天有些见解的差异还存在。按林教授谦虚的讲法,是自己要坚持自己能证到的层面。年过古稀的老友,一起修身践道,生命舒畅通达,亦不忘天下苍生,儒家理想。再加上来自山东的豪气的颜秉罡教授,相映成趣!借用一句郭文龙会长形容霍师的话,几位前辈也是:高而可攀,严而可亲!让人肃然起敬,倾慕赞叹!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在述说东方文化里所谓“真人”,证“真我”,无憾!真自信!根本自信!堂堂正正做一个人!再用几个词和句子来形容:老友记!真君子!白(即舒畅)!无不白之冤!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修己以安人!
道不远人!几位前辈斗做到了,呈现了儒家大师应有的气象!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更为欣喜的,我看到了新加坡的喜耀文化学会的同仁们也或多或少呈现了这种气象!因为中文学习不够,他们可能在读书上不如大陆的同学,但是新加坡同仁对文化的珍惜,待人的包容,对人的感受和了解,对人的情谊与真诚却是显而易见的。从喜耀同学会一开始建立到今天二十年坚持不退转,我们看到这份真诚与凝聚。没有文人相轻,没有自我的固执,大家凝聚于道!
新加坡喜耀学会成立二十年,让我看到了一个群体的老友记!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开新加坡前,前来送行的高阶香港同学国辉,也用心地安排,充满诚意与情谊。同时让我看到他在工作中、用生命践行老师的学问,待人的真诚与生生不息的力量!
我有一个愿望:好好地修养自己,让自己“白”;也让自己所在的每个团队变“白”,彼此体谅、关怀、相通、舒畅!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愿我和我的亲人朋友们一起演绎我们自己的“老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