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红军岩下的初心

                                              周恩平教授诠释长征精神的时代光芒



周恩平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并经常在红色教育基地讲解红军长征过龙胜的历史。7月1日“建党节”这天来到三门镇街道党支部进行指导并上了一节生动、感人的红色党课!

一、民族平等与团结的初心实践

周恩平指出,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龙胜时,首次颁布并成功实践党的民族政策。将带有歧视性的“猺”字改为“傜”(单人旁),彰显对少数民族人格的尊重;第二个小故事是红军书写“红军绝对保护傜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等标语,承诺保护瑶民权益,传递革命希望。这些举措使少数民族群众从“怕红军、恨红军”转变为“跟共产党走”,成为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起点。

二、严明纪律与为民奉献的精神

周恩平教授向街道的各位党员讲述了红军在龙胜期间,红军在物资匮乏、追兵紧逼的困境中,仍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帮助瑶民救火、治病。周恩平以“龙舌岩会议”为例,说明红军通过尊重当地习俗、解决实际困难,赢得群众信任,温暖龙胜各族自治各族群众的心。红军还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傜民”和“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等标语。

周恩平教授说这些故事都是红军精神的核心内容的体现—严明的纪律、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周恩平通过讲述这些历史故事,展现了少数民族群众从“怕红军、恨红军、打红军”到“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走”的思想转变过程。

三、践行路径:以行动续写“初心契约”

周恩平呼吁党员干部一是要深扎群众,解忧化困,传承红军“救民于火”传统,将使命转化为惠民实事。二是要铸牢共同体意识红军在龙胜播下的民族团结种子,今日需浇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参天大树。如三门镇大力推广民族代表性节日:同烈村的“花炮节”、大罗村的“广福王节”,推动各族共跳“团结舞”、共走“振兴路”。

“长征精神是永不褪色的初心契约,须以行动续写新时代答卷。”周恩平教授的铿锵誓言,激励我们以龙胜红岩标语的赤诚、万人界攀行的坚毅,在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下属于这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注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