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我们授课的是陈亚凤博士,她父亲是新加坡第一代移民,祖籍福建安南。她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新加坡和福建两地跑,对中国有比较深的了解,也有很深的感情。高高大大的她有一口较为标准的汉语,说话风趣幽默,她说,在新加坡有的只是夏季和雨季,这些天正好是新加坡的雨季,雨季天气就变化多端,有点像美国的特朗普。(掌声雷动)她1979年参加工作,到今天已经坚守教育39年,对教育情有独钟,此情不渝。新加坡是小国寡民,教育实行起来就简单;而中国是泱泱大国,做起来就不一样。你们看看哪些做法可以因地制宜的改良、修正,可以借鉴,可以迈开一小步,那我就非常开心了。
一番幽默率真的开场白,马上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她今天给我们介绍的是《终身学习愿景:教师的专业发展及评估机制》。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对教师培训的权威大学。用陈博士的话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教育学院对四年的教育本科生的职前培训非常严格,在校四年必须要有不同学校的实习经历,特别是第三年要有五周的实习经历,第四年要有十周的学校实习经历。教育学院对这些实习过程进行监督,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实习成绩不好就不能毕业。其中,专业实践能力对课外辅助活动(就是国内的实践类课程)的要求非常高,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除了学科教学外还必须进行课外的辅导课程。要求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组成一个社区服务小组,通过合作讨论确定一个主题,如爱护小狗,到社区宣讲如何爱护小狗,作爱护小狗的宣导,只有在大学里积累了经验,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如果非师范毕业的优秀学生要当教师,先由教育部统一安排到学校当6-8个月的合约教师,考核通过后,再到教育学院培训16个月,才能正式成为一名教师。新加坡这种严格、专业、系统地对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把控,为学校提供了学业成绩优秀又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新加坡教师职业前景规划都很透明,在教师应征培训时就讲好,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新加坡为教师提供三条事业跑道,分别是教学、领导和专科,让教师选择,以期表现卓越。如果教师选择了其中一条跑道,日后还可以转换跑道,不过必须符合该跑道的水平与标准。教师与其他专业一样,任何晋升都受个人的表现和潜力所制约。
教师的事业跑道有三条可走,每一条跑道上分别有不同的级别可以晋升。教学跑道上有高级教师、主导教师、特级教师和首席特级教师。一般成为特级教师后都要去教师学院工作,去做专门的学科教学指导。领导行政跑道上有科主任或年级主任(相当于我国的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部门主任、副校长、校长、校区督导、司长、部门司长、教育总司长。高级专科跑道上有高级专科1、高级专科2、主导专科、首席专科、总专科。其中,高级专科指的是教研员或培训老师之类。新加坡所设立的各个组织机构和名称与国内差别还是很大的。
教育部提供了多元化的专业发展机会给教师。其中专业发展配套的休假方案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和休假规定。这些机会让教师可以进修大学本科、高等学位和其他与教育相关的课程,例如课程研究、教育政策等等。我觉得这种机制特别好,每一条道路都有配套的方案,比如教龄在6-8年以上的教师可以申请学术休假,时间可以长达10个月,教师的进修学习有这样的专用时间,对个人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在时间上有保证,而且根据教师个人的考核,有贡献的教师甚至可以申请奖学金,用以各种学术进修,如果不够还可申请贷学金。这些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和经费保障。
另外,还允许教师到学校以外的部门或机构短期挂职,以便获得新的体验,拓展视野。比如教师可以申请利用假期时间去动物园当一名喂养师。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全身心的体验其他职业特点。这也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不仅可以丰富教师阅历,有助于教学工作,也让教师体会不同职业的艰辛和困难,以更好的姿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师德学习。如果觉得别的工作更适合自己,那教师可以选择跳槽,这样也有利于纯洁教师队伍。他们认为,每一位教师都是一颗宝石,只要找准了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新加坡的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之所以做的细致、系统、科学、扎实,因为他们认为教育是新加坡成功的故事之一,只有让精英人才来从事教育事业,才能实现教育成果的精英。
我们在羡慕新加坡的教师之余,反观我国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这几年不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吗?师范生的大学实习,新教师的职前培训,任职后的职初培训,学校的师徒结对,教研室的学科培训,教育局的教坛新苗评比,每年教师的学分培训等。教育局、进修学校、教研室和学校层层紧密结合,步步落实到位,既可以网上培训又可以实地研训,既可以同伴互助,又可以专家引领,既可以校本培训,又可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经费保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越来越多的老师收益,使他们的专业不断成长。
教师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国家兴。十八以来,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重大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相信不久,我们的教育也会成为中国成功的最美好的故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