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开车前往位于苏州胥门万年桥西南堍古运河畔的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走读遗产展示馆内的与运河有关苏州历代碑刻。
遗产展示馆在苏州规划展示馆的大院内,整个展区大院场地在维修,车不让进,只好把车停在了离馆几百米的地方。外面下着大雨,冒雨步行前往。
进遗产馆一起走读的朋友们已经到了。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蕾蕾老师,她在认真为学员们讲解了。
展示馆内陈列着苏州历代碑刻的拓片,蕾蕾老师一一为我们讲解,将近三个小时的讲解,非常精彩,让我对苏州历代的碑刻有了初步了解。
眼前的平江图,记得在平江路上见到过,当时只拍了照,也不知道是那个朝代刻的,图上的内容是什么。
蕾蕾老师告诉我们。平江图是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郡守李寿朋重整坊市后所刻的平江府城平面图碑。原存苏州府文庙,后藏苏州市博物馆。它是现存最古的苏州城图,也是流传下来的宋代城市图中最详密的一幅。因该碑中部模糊不清,1917年曾被深刻过。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蕾蕾老师介绍:图上深刻除了暑名这两位之外,还有一位在平江图上没有留下姓名的人,那就是当年仅仅只有29岁,东吴大学刚毕业2年,担任《吴县志》协篡的年轻人王謇。他那个时期,天天到文庙,几乎趴在那块平江图碑上,一个字一条线地查看,核对、抄录,其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之大我们现在的人可能难以想象。那个时代没有电脑,没有照相,甚至没有钢笔墨水笔,全部用毛笔在纸上抄写。工匠加工深刻,全部要听从你的查看核对的结果,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王謇没有在碑上留名,可能当年他还没有这个资格。但是到了1925年,经过了七年的研究,他终于破茧而出,出版了第一本全面研究考证平江图的的书《宋平江城坊考》。
七年中,王謇对平江图的产生进行了考证,对图上300多条街巷进行考订,第一次得到平江图刻制的真实具体年份。据他考证,平江图碑就是重建后平江府城新貌的实录。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对平江图所知道的一切,差不多都是王謇考证的功劳。
石刻平面图合理地刻绘出大运河、城墙、街道、河道、坊市、衙署、楼阁、寺观、街坊、商店、医院、军营、桥梁、园林、古迹等重要设施,展示了一座井然有序的古代城池的全貌。
蕾蕾老师说,当时的苏州城是双棋盘格局,水陆并行。城内有20条河,有 20条 街道,古城墙长有16公里。城墙上的城门,有的是水陆城门。水城门有闸门,闸门非常科学可以阻挡城外的洪水。
图上标志得很详细,有富人区在现在的桃花坞一带。还有漏泽园(贫民过世后安葬的地方)、医院、寄养园(收容难民以及孤寡老人的地方),惠民局(药房),高丽亭(接待外宾的地方),姑苏厅(外宾住的地方)等等。
蕾蕾老师讲得很到位,我也没有一一记住。蕾蕾老师吟起了白居易的诗: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这首诗用在平江图上是真真到家了。平江图不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对研究苏州历史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