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家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妈妈。姐姐结婚后有两个孩子,一个十二岁一个两岁。家庭还算圆满。我感到幸运的是,虽然老公年幼丧父,但是有位姐姐来疼爱他。
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国外飘荡。每次回国我们会“寄宿”在他姐姐家。婆婆也在姐姐家住,顺便帮她照看年幼的小孩。婆婆自从中年丧夫后就没有再找。听老公说,她一个人做两份工作供养两个孩子。
老公当年考上了北大,我感觉一般这样的家庭不太能出能考上北大的孩子。毕竟"寒门贵子"都在少数。所以婆婆是位什么样的母亲,让我很好奇。
以我的生活经验,我以为,婆婆会比较强势。因为她中年丧夫,自己供养两个孩子直到如今没有找伴侣。
没见到婆婆时候,老公说过他见过婆婆亲自给他的奶奶洗脚。有一次在北京,老公的高中班主任出差来北京,顺便见了见我们。班主任提到,老公也给她母亲洗脚的往事。仿佛“给长辈洗脚”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仿佛,婆婆的好行为对老公有很大的影响。我对婆婆有点好感了。
无论如何,给婆婆洗脚,我确实没见过的。
与婆婆第一次见面,我还记忆犹新。
那天,老公让我买鲜花去他家。进门时,婆婆还在像是一个热情的母亲一样在厨房忙活做饭。见我来了,擦擦围裙,满脸笑容,热情地招呼我。
我生在一个离异家庭,别说和婆家人相处了,就连自己父母的关系都搞得一塌糊涂。
到了她家,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问老公,我该干啥。
吃过饭后,我们坐下说话,她竟然哭了。说老公的姐姐上学的时候很受苦,家里没钱,姐姐不得不吃点苦头这些话。我的反应就是,毫无共情能力。一脸愕然,想着: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和我讲啊?
可能是她看我“铁石心肠”吧,就没再和我委屈任何事了。因为我本来也就是“油盐不进”的体质。
慢慢地,我继续探寻什么样的母亲才能养出像老公一样的性格温和又头脑精明的人。
第一印象就是婆婆是个内心脆弱,吃过很多苦也过了穷日子的人。
对婆婆印象发生改变是因为一件小事。
有次在自家餐桌上,姐夫抱怨一个亲戚说:我也就是让一让他,没想到他还真的这么做了。婆婆严厉说道:你如果不诚心,就不要说!
这样一句话可以从婆婆嘴里说出来,我还是蛮佩服的。
这至少说明,婆婆是个正直的人,一直听老公说婆婆人品很好,我算是有一点点感觉到了。
关于婆婆,还有很多话想要说,写这些,就是想要常常提醒自己,有个有正义感的婆婆,是值得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