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友仲在地震灾区奔忙七周】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安友仲凭着职业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在第一时间向医院和上级卫生部门报名,要求赶赴灾区一线救治伤员。2008年5月22日,他以北京市卫生局和国家卫生部重症医学专家身份,奔赴四川参加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在四川7周的时间里,面对余震频袭、帐篷闷热、堰湖溃决的危险环境,他奔波于成都、绵阳、德阳、重庆、遂宁等地,抢救、转运、筛查和会诊了上百名重症伤员。他和同事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亲自管理病人,被病人换药、吸痰、插管、翻身……用爱心仔细地呵护着每一个伤员,同时也以其扎实广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熟练的操作技能,赢得了同道的尊重。
安教授介绍说:2008年汶川地震那天,北京都有震感,那天是周一,我们在开院周会。我就跟我院领导说地震了,我们得去一下,可能比唐山地震厉害。一周之后,席修明、杜斌我们6个人,就去了成都华西医院,与康焰主任一块抢救伤员。去了以后我一般出去会诊,看病人,分析病情,大家都发表意见。不统一时,先按一个人的意见做,不行我们再按另一个人的意见做,这样子抢救起来还真能发挥专家组作用。后来我们就一人分管一组病房,像瑶瑶病房10张床是我跟华西医院的一个ICU组大夫管理。7个重伤病危孩子王菲、秀秀是在另一组。
我们去的时候,李丹已经被转出ICU,但我去巡诊的时候发现他心率120,面容包括口唇是苍白的,他还说叔叔我没事,我已经好了,我一看不对,这孩子不该转出去,可能胸腔有问题。赶紧再收回ICU以后,做了手术,果然胸就是胸腔出血。针对另一个孩子洋洋的情况,那时候也是大家都有一些想法,愿意早点脱机。但其实她的腿一侧是从是膝关节以上,一侧膝关节以下,这两条腿失去的时候,人的循环这个圈就小了,所以容量上是有问题的。这时候肾脏替代完了以后,上呼吸机也不行,我是外科医生,一看旁边迂个孩子,怎么心律跑到140来?揭开被子一看,他的撕脱伤以后静脉破了,怎么办?赶紧叫外科医生叫骨科医生。外科大夫来不及,我先过来,要一个换药包,我先血管压迫止血,找到出血点以后,我把血管先悬着一根线,给吊起来,牵拉起来看看是不是它,然后再牵拉起来,过一段时间看看他是不是出血,如果不是一个主要供血管,给他结扎止血。
抢救生命贵在争分夺秒,真等外科骨科医生来后再施救,恐怕来不及……另有一个孩子老是出血,几次会诊,大家都说这是肝破裂。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他不是肝脏的问题,我说你们看看,右肾比左肾大一倍,肾上腺出状况了,我说这件事,意在相互探讨:别人有些地方做得比你好,你有些地方能够看的比别人准。当时对于一些初凝血的问题,我也提出过一些建议。一开始被其他的同道们否决了,等后来陈德昌陈老爷子和夫人来华西(他夫人是做初凝血的协会医院专家),她说了治疗方案应该怎样做,同道们告知:安主任早就跟我们说要这么做,我们没采纳。
那以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要去筛查病人,你去验伤,就是在大面积的公共自然灾害的时候,首先要把伤员分类,要筛选选先抢救重伤危险病人。我就跑到绵阳、德阳去检伤,那时候万里大转运,要把好多病人要转到全国各地去,要到帐篷里头去查看并确认孰重孰轻。叫唤闹腾得厉害的,未必危险;不吭不叫的,可能反而是重症。你要去判断,哪些病人不能长途转运,只能就近,哪些病人需要转到华西去,哪些病人可能转回北京,转到重庆,得给方案。
跟你说说当年的故事吧:抢救瑶瑶的团队的人,他们是黄继光所在部队,他们师长政委过来看现场,见瑶瑶卡在废墟里不能动,想去救她。瑶瑶看见了说,叔叔你别过了,很危险,别砸着你。后来部队战士和领导到医院看瑶瑶,说到这事很感动,说孩子当时已重伤,腿都断了,但是她会想着别人。官兵跟华西的这些大夫说,你们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治好。
再说说李丹的舅舅,30多岁只有1.5米左右的小个子男人,地震时一个人钻进废墟,拼命背出来包括李丹等10来个同学,但却没人宣传他。他天天就陪在医院,和李丹的妈妈一起照顾着李丹。
他很平凡,很了不起,除了救李丹还拼命救其他孩子,他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这帮人却有人宣传,其实这就是应当应份的事,你不就是大夫吗,你救人没多大危险,你不该有多大力就该全部使出来吗?地震过了你才去,虽然有余震,可毕竟你在成都为主,没有多大危险啊,只是艰苦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