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钟的天才--时间管理课35

2017年9月27日,美好的一天从早起开始,到有仪式感的早睡结束。本月目标: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本月金句:当你站在起点看终点,会觉得非常遥远,但当你达到终点时回头再看走过的路,会觉得不过如此。掌握了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学习也不过如此。

昨日课程回顾:科学的重复要利用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有八个周期,第一是5分钟,第二个是30分钟,第三个是12小时,第四个是一天24小时,第五是2天,第六是4天,第七是7天,第八是15天。分别是初始时间的5倍、6倍、24倍,2倍、2倍、不足2倍(4/7)、大于2倍(15/7)。估计有类似的APP,查了一下,果然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太好了,可以有好多的工具,就像有好多的秘书,感觉很棒有没有!关于复习曲线,严格来说并没有复习曲线或记忆曲线,只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根据记忆力的状况自己调整。

今日课程内容:天才来自于刻意练习,天才的10000小时定律,也符合易效能倡导的:做正确的事,专注地做,持续地做、做到极致。

科比告诉我们所谓的天才,实际是见到早上洛杉矶的4点钟的样子,早起干什么呢?投篮1000个,如果仅仅是每天完成1000个的量,就应该比大多数人优秀了,但不会变身一个伟大的球员,学习有三个区,早起投篮1000个仅仅是第一步,可能刚开始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得科比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如果我是科比我会早起投篮1000个吗?我会的,因为随着早起习惯的养成,早起之后干一件和自己职业有关的、自己喜爱的事,我还是愿意的。但随着习惯的养成,能坚持多久是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优秀,我肯定是不满意的,我坚持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只要一天没有坚持,就会陷入第三个区--恐慌区,会陷入自责,可能会无法坚持。科比的成功,不但来自于不断的练习,还来自于他的“刻意练习”,使他从舒适区进入到学习区,至于不进入恐慌区的原因是,他有教练,有教练很重要。

其实前一个阶段我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也进入了恐慌区,每天听得到专栏,好像听到了很多知识点,大量的时间用于听知识新闻,回头想想自己得到了什么,很迷茫。经过反思和今天的课程,主要原因是目的性不明确,自己的个性和当前的工作匹配度不高造成当前的现状,分析科比和我的不同点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可以让他快速的进入学习区,完成从舒适区到学习区的转变,不进入恐慌区,是因为科比有教练,他会实时得到反馈。自己的反馈机制在哪里?自己需要一个怎样的教练?自己进入的不早起就出局,不写就出局实际也是一种反馈机制,相当于教练。在学习区学习,得到反馈,才是科比从优秀到卓越的关键点,再加上科学的方法和自己的专注使得自己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球员。作为我自己最重要的、最正确的事是:学好时间管理的课程指导自己的人生,指导自己过好后半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