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如何舒肝气

春天在五行里对应的五脏是肝,如果肝气不舒,就容易得肝上面的病,爱发脾气。春干物燥,不光是大人爱发脾气,孩子更容易情绪失控。明明前一秒还是小天使,而后一秒就变成了小恶魔。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对于调节孩子的情绪,很多爸妈往往只会从心理方面考虑,其实人的心理和身体是连在一起分不开的,尤其是春天的暴脾气很多都是由身体引发的。

从中医讲,一个人的情绪好坏和肝有很大的关系。肝主疏泄,调畅一身的气机。人的气机是否通畅,和人的情志活动总是相互影响。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季自然的阳气开始升发,相对应的人体的肝的阳气也随之升发,这时肝的阳气就相对旺盛,肝气疏泄太过,这时人就会变得非常暴躁,一点小事就能引爆而这样往往会使肝气更旺,肝气过旺又会加重脾气暴躁……形成恶性循环。有时候还会侵扰到心神。

但有了情绪也不能总是压制住。肝的特点是主动、主升,这是什么意思呢?

肝就像一个性格勇武刚直的将军,将军就是要在沙场上驰骋,拘束着、压抑着就会出问题,所以有了情绪就要及时得到疏泄。否则就会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又会进一步影响情绪,使心情更加憋闷……形成恶性循环。

这样也会影响到身体阳气的生发,不利于生长发育。

所以春天既不能动不动就发火,也不能总是压抑,要学会对情绪合理疏导。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身体层面调理,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出口,所以要好好调肝,一方面要降肝火,一方面要疏肝理气。

理想的状态就是肝气像春风中摆动的柳条一样舒畅而柔和。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对疏肝理气、降肝火、心火有很好的效果穴位和手法,希望爸妈们整个春天都给孩子这样做一做。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太冲穴

太冲穴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于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从实践上讲,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通过对太冲穴的按摩等,可以疏解情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2、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胸部中心,在两乳头连线的中心处。《黄帝内经》中提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意思是说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如果出现胸闷、心郁的情况,按摩膻中穴这个穴位就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合谷穴

该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在手背,第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该穴位是治疗情绪恶劣的良穴,当人出现焦急、生气时,可以按揉该穴位,可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另外,健脾也非常重要。有人会问,调肝就行了,怎么又跟脾牵扯上了呢?

在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所以肝木克脾土,如果脾胃的阳气比较足,这种压制就能在正常的范围内,也算一种平衡的态势,而如果脾气虚弱,肝气到了春天又变旺了,那么肝和脾的悬殊就变大了,这个平衡就很容易打破,对双方都不好,一方面肝气会升发得太过,表现为控制不住地想发火,而脾会则越来越虚弱。所以春天健脾也非常重要。

《小儿推拿杨老师专业小儿健康知识分享,如您想了接详细的育儿知识可以加我个人微信微信号13579905278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您还可以在“喜马拉雅”软件主页搜索“冬阳桑梓”关注我的个人电台,那里有更丰富全面的育儿知识,每天都在更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