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渴望改变自己,都渴望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于是报了很多班,健身、自律、读书、写作等等来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但是,貌似最终真正改变自己的,屈指可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我们不努力吗,是我们方法不对吗,其实都不是,是我们的对于养成一些好习惯的认知出现了问题。
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以下6点影响习惯养成的原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做计划和做决定,必须有结果的反馈,否则容易对自己的自信心造成打击。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你做一个计划或者做一个决定,如果没有结果去给你一个反馈,你就不知道这个事对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比如我自己运动减肥这个事,我通过每天运动和控制饮食的方式,用了一个半月把体重减掉了8公斤,这个是一个事实,如果我在减肥或者计划减肥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去测量体重,而只是闷着头去减,那很容易就失去了信心。
这是一个消磨意志力,内耗意志力的过程,必须有奖励机制,才能让大脑知道这件事实际是有意义的。
再比如我每天读书和写作,如果只是闷着头自己写,而不去发出来,那就缺少了一个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我就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到底怎么样,有什么用或者行不行。
这就是说,你做的这件事,如果没有一个结果反馈机制的话,那这个事其实没多大意义。减肥如果看不到结果,读书写作看不到结果,意义大吗?没啥意义。
读书必须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读完书必须能得到点什么,输出和思考缺一不可。要非常明确读的这本书,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改变,否则,这件事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当我去读书的时候,必须要关联到自己,必须能自己写出这个观点。
唯有行动,可破焦虑。
02
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过低估计事情的难度。
人总是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同时又过低的估计要做的事情的难度,最终导致出现畏难情绪,然后进一步影响到了工作效率,有时候这种习惯也会很大程度上造成拖延。
我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做建筑设计,画施工图。而我一贯的做法就是拖延,总觉得自己能很快的做完,结果真到了眼前,就开始抱怨和愤懑工作安排不合理等。
之前有个项目,本来如果按照计划每天做一点,应该可以很快完成,可惜,总是觉得,套图嘛,应该很快,过高估计了自己的速度和效率,过低的估计了事情的难度。结果导致最终只能破费找外援。
这是我自己最让我自己讨厌的一个劣质习惯,拖延和不合理的估计自己和事情难度。
总结一个词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安排一项工作,自己不去好好算一下时间,总觉得自己可以快速完成,但是越是这种懈怠心理作祟,就越让自己显得有挫败感,一步一步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
生活工作一团糟,很多时候都是这种拖延心态和不合理估计心态造成。
我们应该有意识的研究一下拖延症的治疗以及不合理估计时间和能力的习惯,这两点必须尽快解决掉,否则很容易导致自己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恶化。
好多人看完一篇文章后,觉得有些观点不错,值得一试,然后就总结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是要克服拖延,遇到事不能拖等之类的行动,其实如果仅限于这样的总结,那就太敷衍了。
你其实需要跟自我做深刻斗争,需要自己能完全把拖延这个事的前因后果研究清楚,搞明白这个机理,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提出办法和措施。
03
做一件事,一个方法试了好多次,总是不成功,那应该反思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就算你看到别人用这个方法成功了,但是不一定适合你。
我最近在尝试着做小红书,模仿别人做的爆款模板和选题。结果呢,持续了一周,一个粉丝都没有。
我是模仿别人风格来做,别人行,为啥我不行呢?
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原因:
首先,人设立的不太好。ID和简介,都不太纯粹,而且没有很亮眼的内容。封面做的太粗糙,做的读书摘录句子这个模式,对大众没有形成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试想,人家都可以自己搜索,为啥要看你的呢,你提供的内容,完全没有做到去触及大众的需求和痛点。
其次,没有搞清楚小红书的客户需求。你写内容,是做的产品,属于内容创业。如果你的内容,无非给人带来享受,不管是封面还是内容,都显得很廉价,那也就活该得不到粉丝了。
数据不会骗人,人都不是傻子,你怎么对待你的内容,市场就会给你怎么样的反馈。比如其他几个平台,不管怎么样,你写的内容总归是自己的思考,所以也相应换来了粉丝和认可,尽管数量很少。
但是小红书呢,完全就是粗制滥造的一个状态。弄个模板,随便摘几个句子糊弄,你当人家都傻啊,看你这个有啥意思,有啥用呢?
最后,没有学会数据反馈和总结复盘。做一件事,无论如何,都要有好的结果,起码要有这个趋势,如果做完后没好的反馈,那就应该去总结复盘,争取下一步做的更好。但是自己呢,就任由这种状态持续,那你怎么可能做的好呢,如果你持续这个样子,你发100篇笔记也是这个德行。
所以说,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如果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奔跑,跑的越远,距离目标也就越远。
不要一直闷头赶路,还要抬头看看天空。
04
杜克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我们的行为中大约有45%源于习惯。
重视习惯带给我们的复利效应。
一个人每天都会做很多事,起床、喝水、上厕所、看手机、吃饭、出门、上班、工作、看肥皂剧、开会、闲聊、写文章等等。
所有的一切,除了一部分随机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工作以外,都属于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
这些动作和行为,最大的特点是每天都会重复。
所以,好的习惯,每天都重复,会让自己越来越优秀,比如每天读书写作,每天跑步健身,每天进行正能量心态建设等,时间累积下来,会对自己是非常大的提高。
相反,如果是一个坏的习惯,比如拖延,比如负面情绪,累积下来,同样会消磨人的意志。
比如我自己,自从两个月前开始骑行自行车上下班以来,基本上已经固化为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已经成了一个无意识的习惯,而这个习惯给我带来的影响是体重下降,血压下降和状态的提升,这是非常积极的一件事。
又比如,每天写作输出,已经持续了将近40天,也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不写点东西,就感觉少点什么,而且,每天写作,从一开始看着空白文档不知道写什么,到现在可以随意写出1000字来,虽然可能文采或者案例上还存在很大欠缺,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已经是个非常大的进步了。
这些都是习惯给我带来的积极正面的回馈。
好的习惯,我们要继续坚持,比如每天运动锻炼,比如读书写作等。同时,要通过微习惯去改变自己的不好的习惯,比如时间管理的欠缺、比如拖延症、比如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等。
那应该怎么改呢?
举个例子,我每天都会做计划去今天做一套卷子,这其实是个挺高的目标了,但是自己却天天做不到。不是这个理由,就是那个理由,总之一直在推脱逃避。但是却还每天都继续如此规划,不断出现恶性循环,从而怀疑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能力出现了问题。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做呢?
可以用微习惯法,把任务缩小到几乎不用对抗意志力,用时间复利去给自己的微小努力做加持。
比如我从每天做一套卷子,改成每天做一个题型。这个目标就很容易的多了,说不定还会有“额外”惊喜。因为习惯是有惯性的,如果太大的目标,会把自己给吓住了,但是把目标分解到非常小,小到不需要自己去用意志力对抗,那就容易多,做完这个任务,根据惯性,说不定还会多做一个。
总之,设定目标,不要贪多贪大,因为养习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要保持足够耐心。快即是慢。通过合理拆解小目标,让自己的自信心逐步恢复,才能慢慢改变自己。
不要觉得这样的改变太微小了,有改变,总归是好的,而且这样做容易坚持下来,复利效应到后期会发挥巨大威力。
05
《微习惯》书中曾经提到过,养成一个习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根据不同的习惯,时间差异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平均是66天,也就是2个月。
不要迷恋一些所谓21天或者30天打卡的行为,那些很多都是幌子。养成一个习惯,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才能彻底成为无意识动作。
说个我自己的经历。
曾经换过一家公司,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非常难熬,总想着跟原来的公司去比,而且好多东西都无法适应,比如加班制度、会议制度等等。
我当时是5月底到的公司,到了10月份,还曾幻想着再换工作。一直到10月中下旬才慢慢适应了那里的一切,很多跟公司匹配的习惯也开始养成。
也就是说,我适应和养成习惯,用了5个月,大约150天的时间。
又比如自己骑行上下班,一开始的一个月,意志时不时的出现动摇,大概2-3个月后才彻底的成为了习惯。骑行这个习惯,绝无可能在21天内养成,所以网上好多说法,其实并不靠谱。
所以说,一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单纯的21天就一定能成功。比较简单的习惯可能会成为习惯,但是对于比较对抗意志力,消耗意志力的习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但是一个习惯坚持21天后,虽然不一定能养成,但是也有好处,就是可以保持一个习惯的惯性,相对更容易做一些。坚持21天后做一件事,比刚开始做一件事,更容易坚持和做到一些。
06
“习惯”养成的大脑机制是重复。
每个习惯在大脑中有一个神经通道,当你的一个习惯的神经通道被某个信号触发,大脑就会有电荷产生,并且沿着这个神经通道跑过去,让你产生去做这个事的冲动和欲望。
比如,你每天吃饭的时候看电视这个习惯,会有一个神经通道跟这个行为进行关联。所以,当你吃饭的时候,大脑里的“看电视神经元”就会放电,电荷沿着神经通道跑过去,让你如同僵尸一般的打开电视,而你根本无需思考。
比如,你起床后喝水这个习惯,会有一个神经通道跟这个行为进行关联。当你早上起来后,“喝水神经元”就会放电,电荷沿着神经通道跑过去,同样让你如同僵尸一般的拿起杯子喝水,同样无需思考。
人的行为和思维都偏爱习惯,因为有现成的路径和可以预知的回报。当你的新的习惯还未养成的时候,大脑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
但是养一个新的习惯的时候,大脑会觉得这个事存在风险,而且没有神经回路,所以会特别抵触。这时候你需要去消耗你的意志力去压制自己的大脑的抵触情绪,不断重复这个习惯,神经回路就会形成。
所以,新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你大脑神经回路建立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因为你需要消耗意志力来对抗大脑的坏情绪。
你需要做的就是把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你你根本无需动用你的意志力即可完成,然后持续努力,持续坚持,相信复利的力量,相信时间的力量。
总有一天你会感谢自己。
07
培养一个好习惯、摈弃一个坏习惯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因为一个好习惯所给你带来的成长,是无价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培养一个好习惯,那就先从看完这篇文章写一个自己的感悟开始吧。不用多,100字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