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底蕴、强大的生命力。
树高千尺必有其根,水流万里总有其源。广袤土地上、城市文脉中、历史典籍里、日常生活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文明底蕴,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贵”中汲取文化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政治理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彰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一脉相承。这样的文化基因始终滋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赋予当代中国独特的发展优势,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精神支撑。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有力表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人类文明是多样的、多彩的,各国能够基于自身文明传承和实际国情走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前无古人的创举,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