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舍得》

《闲话舍得》

工作甚是清闲,便以 “舍得”为题,借题发挥,舍得的文字解释: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出自于《易经》。舍得不是舍与得之间的日常计较,而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

人生尽在舍得间。

《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舍与,即在耕耘无量福田;贪得,就是透支有限福报。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这是人们对佛教“布施”观念在寻常生活中的运用。“布”,是流通的意思,“施”是给予的意思。

舍得,便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杭州的一个寺里有副门联,是

:“是命也是运也,缓缓而行;

为名乎为利乎,坐坐再去。”

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见佛像了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

《掌中诀》记:“无施定无为,有舍必有得,得到先德到,道德道道得。”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何谓德?

何为善?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

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名亦福也。

名者造物所忌。

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读书不多胆不大,

造理不精心不卑。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净化人心是教育之根本目标,

变化气质是读书的最大受用。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一德而立百善从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无我即真觉,觉与悟哪个层次高些?道心在悟,道心在微,道心在危,危难关头叫急中生智,智慧越高烦恼越多,学问越博忧虑越重,忍辱负重,重者压力也,六国封相秦说:“放下即是拥有。”道无所无在,悟通了道,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六祖惠能说:“只要有心向善,有心济众,不要诵经受戒,同样可以成佛。”

《解读小窗幽记》中说:“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妃子笑于珠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12,536评论 1 35
  • 客观上存在的事物,主观上没有存在这样一个概念,那我们对他就不存在感知;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如果主观上存在一...
    立鹰阅读 1,202评论 0 0
  • 今天的太阳依然的好。 天气好了,气温也升高了,也没那么冷了,早上又起了个大早,五点半就起床了。 ...
    宏123阅读 1,2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