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退

​如果说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是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么最最无聊的莫过于常规意义上的“下班”之后还有绵延不绝的与工作相关的消息通知。

第一份工作是实习性质,做了一天,然后痛快辞职。

因为在写字楼里勤勤恳恳工作到规定时间,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以后,环顾四周,发现每一个人都还在开机的电脑屏幕前油光瓦亮,然后也跟着默默坐下来,打开word文档,誊写一些盘尼西林的歌词,吧嗒吧嗒,指尖落在键盘上,多么雨夜曼切斯特。

到傍晚七点半,领导关掉电脑,同事们三三两两下班。松了一口气,插上耳机听歌,把脑袋缩回属于自己的壳里。回家的地铁三号线上,收到一条微信消息,工作群里上司发来一份文件,让每个人查看然后各自提出意见。

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半分钟,删除聊天窗口,把耳机音量调大,心里涌起一阵快意,我知道,明天不用去上班了。

说到底,比起吃不饱饭,还真的更担心活得无聊。我的字典里没有无聊到死,因为无聊和死是一个意思。

村上春树在《1Q84》里写过一段,关于蜘蛛。大意是蜘蛛在长时间静止等待捕猎时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耐心,它只是趴在原地,等待猎物出现,然后扑上去,撕剥开对方,吃饱。工作以后觉得自己蛮像蜘蛛的,担心挨饿,于是惴惴不安地趴在同一个地方静止,经过长时间地忍耐,食物就会从天上掉下来。

其实现下做的这份工作从任何角度看都挺好的,薪资一般,福利丰沛,朝九晚五离家近,上司不算苛刻,同事之间因为比较熟稔相处都很友好。非要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它实在很无聊,一种冰箱塞满了食物但都不是你爱吃的,饱腹感的无聊。你知道,弱肉强食的现代社会里,过程无聊与否,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变量。

我本身不喜欢也不讨厌工作这回事,毕竟通过出卖体力或者脑力获取金钱,而这一过程本身跟快乐这件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甚至是负相关,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但是,在下班之后还要通过各种软性手段把人的注意力捉回来,就像嫖客抵达高潮后还要求性服务者展示情真意切的温存一样,不仅无趣,而且缺德。

工作一周后,在心底夸奖自己比上次有进步得多,没迟到早退,待人一团和气,平均每半天培训课只打一个小时的瞌睡。

然后偷偷打听好了在合同有效期间提出辞职需要支付多少违约金,想着是继续租住在现有的小房间里还是搬出去,要不要另找一份工作,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该怎么生活。

总之,我坚信努力的力量,坚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孜孜不倦的无聊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正因为如此,我完全理解有一些人激流勇退,心甘情愿当穷人。

反正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人做快乐残次品的,多一个我又有什么关系。做一个在城市中心地带的三毛主义者好了,如果有一份薪水高的工作娶了我,那就多吃一点,如果薪水低,就少吃一点,如果确实没办法少吃一点,那就把肉都换成菜好了。

怀揣着随时出逃的念头,心情会稍微愉快一点,想象自己是艾丽斯芒罗,以生命作笔,写出一本精彩又短暂的《逃离》。已经在心底给自己打好预防针了,如果哪天一鼓作气辞了职,不知道别人怎样,我是不会感到意外的。

让我有点意外的是,把这件事告诉小王之后,他甚至比我还要不意外,

“正常。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

End.

文/田可乐小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