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老龄化:社会将出现哪些新变化?
“老龄化”这个话题在2021年格外受到关注,因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出来了。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这意味着,中国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规模,跑步进入人口老龄社会。这个问题影响到你我,也影响到中国。
那么,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哪些新变化?我们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变化1: 生命周期变了
你可能听说过,老龄化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很多人担心,人口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了,进入老龄社会之后,都是老人,年轻人太少,那就没有人交税,没有人当兵。还有啊,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社会保障体系怎么能持续下去呢?也有人担心,进入老龄社会之后,整个社会暮气沉沉,没有创新,那这个社会不就变成一潭死水了?
听起来,这些问题确实很可怕。但是,这些问题真的无解吗?还真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旦人口预期寿命改变了,人的生命周期就也会跟着改变。
举个例子,比如,有个老张,1965年出生。他的生命周期是什么样呢?我们假设老张25岁有了孩子,他那时候只能生一个孩子。差不多他45岁时,孩子大学上一半了,他也可以开始为退休后有更好的生活,攒养老钱了。从45岁到60岁算,他能有15年的时间,继续攒钱。到了2025年,老张60岁了,该退休了。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5岁。那你看,老张恰好可以用15年的时间储蓄,再用15年的时间把这些储蓄花掉。
再来看看老张的儿子小张,他出生在1990年。小张跟老张比,结婚生子大概率会更晚一些。到了2021年,小张31岁,假设他结了婚,再拼搏几年,35岁有了孩子。等孩子大学上一半,他已经55了。这还不考虑有二胎的情况。而且,小张这一代,生活方式和老张已经不一样了,他们见过更丰富的物质世界,退休后也会想有更丰富的老年生活,那在养老金之外,他们可能会需要赚更多的钱用来支撑开销。我们就算他能活到80多岁,这很正常吧,但他都没有更充足的时间,更多地储蓄。
你会发现,对年轻人来说,对上一代管用的生命周期,到了这一代就要失效了。
变化2: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生命周期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现行的固定时间强制退休的制度大概率是不可持续的。而且,简单地延迟退休年龄,那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跟人的差异很大,有的老人工作,那是为生计所迫;有的老人工作,不图赚钱,就是为了找个事干,不脱离社会;还有的老人闲不住,想要发挥余热,甚至还有想要出去创业,大干一场。很多退休了的老人还想找点事干。
有个上海阿姨,姓陆,退休之后想找工作是因为能赚一些零花钱,不过更重要的是,能认识一些新朋友。陆阿姨不愿意被一家单位捆死,她选择兼职。一周五天,她给三家公司打工。换着花样来,她觉得更爽。
有的老人退休之后,干的还是自己的老本行,比如江苏有个戴阿姨,一直做医院管理工作,退休之后,她还去找医院求职。她觉得自己这方面很有经验,不用可惜了。戴阿姨现在在一家医院管门诊的行政,还把消防管理也顺手管起来了。
还有一个退休的阿姨,原来是做会计的,退休之后,找过一份兼职的财务工作,后来觉得没意思,干脆放飞自我,去做网络配音、播音了,兴趣更重要。找份工作,其实就是老年生活的调味品。
人们寿命提高了,生命周期拉长了,老人也想有自己的存在感,他们也不是躺平的啊。那你就能看到,未来,很可能会有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制度出现。如果这些工作适合老年人,能够让更多的老人自愿选择工作,就会带来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变化。
你会发现,老年人如果想实现自我价值感,社会结构其实是欢迎老人工作的,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适合老人的新工作。
在调研中遇到一位深圳的工程师,姓汤,马上就要退休了,原来是一家科技企业的高管,最近跳槽到了一家初创企业,他57岁,他的老板呢?22岁。
说到这,推荐你看一部美国电影,《实习生》,讲的是一位70岁左右的退休老人,找了一份实习生的工作。他去的是一家刚创业不久的时尚购物网站。他的老板是个年轻女孩,同事也全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汤工的故事,就像是《实习生》的真人版。他是公司里年纪最大的,但跟年轻人处得特别好。
其实,韩国几年前就已经有一家科技公司,只招聘年龄在55岁以上的员工。老人们平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查敏感信息,也就是进行内容上的监控,比如公开网站上的儿童身份信息,他们也会接受IT培训,甚至还会给学校的孩子们上编程课。
你看,这些有专业特长的老年人,在人才市场上,可以直接上岗,也会受到企业欢迎。而且,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优势。年轻人血气方刚,总想着终点冲刺。老年人不想这些,他们只关注调匀呼吸,稳住配速,该跑完的时候,自然就跑完了。
年长的一代,已经习惯了到一家企业,就兢兢业业地做好手上这一份活儿。他们比很多年轻人更敬业,更懂得怎么与人合作,更能坦然接受生活中不顺心的事。这其实是很多企业变得更愿意招募老年人的原因啊。
这些变化告诉我们,老年人可不是一个社会的负债,他们其实是宝贵的财富。如果全球就业市场上,可以重新启用数千万经验丰富、身体健壮的老年劳动力,这其实就是一批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啊,他们还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那未来,很可能相关政策也会对这种招募老年人的企业有所倾斜呀。
用腾挪的思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如果还是采用现行的固定时间强制退休制度,那老龄化社会可能会增加很多经济负担。如果我们改变了约束条件呢?看起来无解的难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变化3: 市场机会的变化
老年人除了可以继续创造价值,他们还会拉动消费呀。前边说了,这一代的年轻人步入老年生活,需要的消费场景可能要比现在的老年人多太多了,这里就蕴含巨大的市场机会呀。老年生活,也不是多出来的只能消磨掉的无聊时光。盘活老年人这笔财富,盘活你多出来的老年时光,对这个社会很重要,对你自己也很重要。
比如说,有个App是专门为跳广场舞的老人服务的,叫“糖豆”。“糖豆”的创始人张远跟我聊天的时候就发过感慨。他说,自己以前太不了解老年妇女了。她们一辈子含辛茹苦,扮演的都是照顾别人的角色,很难放松下来。就算是子女孝顺,带妈妈出去旅游,妈妈也很难放松下来。她会不由自主地又当上那个照顾全家的角色:都带身份证了没有?衣服都带够了没有?别误了飞机啊。
张远说,他在做“糖豆”的时候有个发现,妈妈们只有在跟姐妹在一起的时候,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才会难得地彻底放松,什么老公啊,子女啊,暂时都不用管了。那时候,你才能看到,她们脸上的灿烂的笑容。
其实,现在有很多老人想过上美好生活,但是却不知道啥是美好生活,怎么过上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不光需要老人们自己反思、认真学习,还需要我们一起终身实践、共同创造的。
比如说吧,现在上个老年大学,甚至能比给孩子报培训班,竞争更激烈。好多老年大学到了要开学报班的时候,网站上就会涌进大量老年人,瞬间宕机。
过去,市场关注的人群,重心大多是围绕年轻女性,围绕孩子,那在未来,老年生活、老年教育、老年医疗等市场就是你可以尝试的新机遇啊。当然了,前提是你真的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能够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那怎么发现老年人的需求,怎么关注老年产业,后边的课程还会接着讲述。
总结
关心老龄化,对老人也好,对年轻人也好,都很重要。随着人口周期的变化,未来劳动力市场、产业机会都会有大的改变。到了2050年,也就是何帆老师三十年报告刚写完的时候,预计全球的百岁老人能超过300多万,你也很可能活到100岁,我们都要去思考自己的未来人生。有了目标感,人生才能更有意义。年轻时如此,到老了也是这样。
最后,思考和讨论一下,你觉得自己的退休生活,和你父母那一代的退休生活,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欢迎在留言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