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让自己哭的人,才是一个勇敢的人

​你会有莫名其妙的失落感吗?

会有动不动就想哭的冲动吗?

会觉得越热闹自己越失落的感觉吗?

会有不合群的感觉吗?


01

我经常会有,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我曾以为这是女生普遍的规律,就像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情绪起伏的阶段,如果还不足以说服我自己的话,那我就归因于性格内向。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的重点都放在改变内向这件事上,觉得内向不好,不仅影响人际关系,也不利于工作的发展。


上大学时特别羡慕一个同学,她虽然很胖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她的自信,并且还特别的开朗,交际圈很广,她经常对我说学习再好用处也不大,到社会上还是得靠说,能说会道的人才能吃得香。


这可能只是她的一句玩笑话,但却印在我的脑海里了,以至于我觉得我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内向,因为不善交际。


在一定程度上,内向确实会给自己造成一些外向人无法感受和遇到的困惑,比如在集体里比较沉闷,无法调起大家的气氛等,但是内向的人就一定不合群吗?内向的人就一定会时不时有想哭的冲动吗?


并不一定。


内向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可能保持一个平稳开心的状态,也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倾听者,也可以稳重而坚定的去把一项工作做到完美,也可以很自信的去应对这个世界。


把原因归结为内向,这条路终究也会是一个死胡同。


02

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发生了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件是在一次上本体心理学的课间,我坐在我的座位上看着周边的人有说有笑的,不知为何突然有种特别忧伤的感觉,特别想哭,我尝试去听音乐以转移我的注意力,可是不行,或者说心里有一个声音说不要再压抑了,就让这种情绪顺然流动吧。


于是我接纳我此时此刻的情绪,并去感受它。


我以为也就流一两滴就结束了,没打算离开座位,但发现不行,好像想哭出声,于是我赶紧避开人群直奔厕所,关在厕所里毫无保留的释放。


在哭的过程中我不再用理智去控制,而是用心去看去感受,我看到了很多不太愉快的经历画面,有一个让我很惊讶,是我刚上小学时,有次课间和同学玩游戏,玩着玩着突然有个小同学叫出声说:别跟她玩,她头上有虱子!于是大家分散跑开就剩我一个人看着它们玩。


这个画面让我特别诧异,因为这件事我都已经忘记了,基本到了都不知道还有这件事存在,但却在我哭的过程中呈现了,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去深想这件事。


就在前两天,这个画面又突然毫无征兆的呈现,我还开玩笑的跟我对象说这件事,说我小时候没人管可脏啦,头上都长虱子了,有次跟同学玩还被同学排斥。


说着说着我脑中又出现一个面无表情的小女孩看着其他小朋友在玩的画面,我知道这个小女孩是我,但我为什么看到的是她面无表情呢?在当时的情景下,不应该直接跑走哭吗?为什么我还要能够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看着她们呢?


这一系列的行为,让我突然茅塞顿开,找到为何越热闹越低落的原因,以及为何自己表情总会比较单一的原因。


03

什么情况下才会用冷漠去对待呢?是当你特别失望和绝望的时候,在那个情景下,在我还这么小的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的,也没有人教我如何去表达情绪。


而冷漠就相当于不看不听,把自己从无法承受的悲伤中抽离出来自我隔绝,其实这是我本能自我保护的机制。


虽然时隔这么多年,这件事可能早已被记忆所磨灭,但是这种不被接纳,被孤立的感觉深深埋藏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也保护着我。


如何理解影响,就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我经常有的情绪,尤其是在特定场景下,会自动触发我这一部分伤口,也让我总是很低调,不愿意去表现自己,不爱说话……


如何理解保护,估计也就是这种自动隔绝能力吧。之前经常会跟我闺蜜吐糟,为什么同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你们会特别担心,但我好像会分身一样,可以像看待别人一样去看待我,让我不是特别的担心。


我想在这里也可以找到答案,任何一件事都是双面的,它在给你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会成就你一些。问题在于你是被它拽着走,还是你利用它在走。


这件让我本以忘记的事,没想到在自己敢于去面对它时,会引发这么多的感想与收获。


记忆可以被忘掉,但是感觉却不会,因此很多我们固有的行为模式,看似与性格与外界有关,其实本核是出在自己这里了,自己的内在没有理顺,外界处理的再完美也只不过是虚假的完美与解决。


就像我,绕了很多的圈子,把很多的劲儿去用在改变性格上,最后才发现跟性格半毛钱关系都没。


或许随着我对自己的探索越来越深,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但成长是螺旋上升的,有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也有必须要迈的坎儿,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看见——接纳——再看见——再接纳,如此反复,体验每一个当下。


所以,不要怕哭,不要怕自己为什么总是跟别人不一样,或许这些不好情绪的背后正是你跨越自己、成长自己的一个契机,时刻保持一颗觉察的心,不被困扰所困,而是跳出来勇敢的去看看它到底在告诉你什么。


看着它,不逃避。


与你共勉。


(作者:阿丹,个人成长咨询师,一个极具洞察力的文艺女青年,研究个人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阶段 片段一】 片段选自高琳的职场实用指南《职得》,高琳是一个有20多年世界500强公司工作经验的一个女士。她...
    悠游维依阅读 130评论 2 0
  • 天干地支相同,我们要一起看电影,穿情侣装,我喜欢的正是你要的,不然,就是你有异心了。 甲寅如中国共产主义接班人,少...
    端本清源阅读 231评论 3 1
  • 我对儿时家里的印象就是,每天放学一回家,爸爸或者妈妈就大声一句吼:“快做作业”。于是在学校里准备和爸爸妈妈说的话自...
    倦鸟鸢尾阅读 258评论 0 1
  • 1. 我和妻子就像大多数夫妻一样,结婚生子围着儿女打转,工作挣钱,忙着些没有意义又必须要做的事情。 30而立,过的...
    怀野阅读 585评论 15 8
  • Woooojiaoqi阅读 1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