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你走在街上,突然发现眼前下一秒的场景都是熟悉的,相同的感觉,仿佛自己来过这个地方,而且再经历了一模一样的场景。
可现实情况是,这个地方明明第一次来,却感觉非常熟悉,强烈感觉自己曾来过这里。
有时做一个梦,很久后某个时刻,竟发现眼前的场景就是你以前那个梦。但太过努力去回想,细节再一次被模糊,仿佛在内心深处某个场景无法启动,也一直被忽视得以无尽地消散。
2.
“仿佛一个温柔的声音在我的背后,在我的耳边,轻轻的,一遍又一遍,对我说走啊,走啊,走下去,前进,不要回头,不要担心,我就在你身边,所以,走吧,继续下去。
然后,我耳边的声音逐渐淡下去。我走了,你却还在后边温柔地鼓励我。和名字相反,我离开了你,我走了下去,继续前进,你却被我留在原地。”
是谁在前进、亦是谁在后退,又是以何人何物为主轴在进行比较呢?
3.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仅仅是一面,更多的还是我们所看到的未来。
安静地徘徊在树林中,独自徘徊与寻找,各地为出路何时能解困,既然得知走出树林就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利来的人群,如此红尘喧闹,不如扎身其中。
像风中颤抖的手,像你伸向灵魂的吟唱,如此动听又如此这般憔悴,我们都在各自路上行走起来。
玄学中有一个伏吟概念,论一种简单的反复性。世界上两个人之间是有念力和量子地缠绕的,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思念或者念叨,另外一个人哪怕在跨越太平洋的不同时空能够感应到,只是接受的讯息没有那么正面而已,但对方一定是能够感受到的,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想必就是这个道理吧!
4.
“所以,在梦中我们再一次相遇了。”
大致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但他本可以不总是站在阴暗的地方,本可以去到更温暖明朗的地方呀”
“不必陪着我,我是个多么糟糕的人啊”
...
不必过早醒来,你也未曾深陷悲伤。
不必忏悔与内疚自责,因为每一步都是每个人的际遇。
正如席慕容所说,每一条要选择的路,都有当时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当一切切换为自主选择的路时,是你踏上英雄之旅的第一步——毕竟我们现在经历的生活,都是每一个充满憧憬的未来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