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2017笔谈|Day 1|概述

      2017参加了两个微课程,一是“西卡英语”,二是"me+"。前者是为了拾起我的英语,希望每天或每周因为这样的学习而得到语言刺激,后者是因为自己报名时在教“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希望从中得到新的启发,当然我也不否认,希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但“事与愿违”——事实是,课程进行得断断续续,似乎看不到头的加班加上筹备婚礼的种种,于是暂停了“西卡英语”,落下了“me+”的很多课程,虽然他们完好的保存在我的网盘里。

      当加班暂告段落,当婚礼圆满ending,我开始重新拾起这两门课,并鼓励自己坚持每天“打卡”。I have no time.=It's not a priority. 所以当我把它们视为我的priority的时候,我想我是可以顺利完成这些课程的。那么在坚持中的这些课程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难道只是一种“坚持”吗?

      我想:首先,微课程适合有内在学习驱动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因为任何一种知识的内化必须有学习过程中的“复盘”;其次,学习者的建群互动很重要,不仅是相互监督和督促,而且是有意义的讨论,不过客观地说,免不了“灌水”,或许这是信息化时代的通病,如何筛选出有效的信息在无边无垠的网络世界里;第三,课程的设计和授课者是课程是否物有所值的关键,“推文”只是开始的理由之一,最终还是品质说话,所以个人品牌很重要。

      我的微课程还在继续,更多某种意义上,我视其为对自己的考量。就在这个时候,ME+推出了“2017笔谈”,当认真听完课程导师的阐释时,我感到它离我期待中的理想的微课程接近了,于是也因此,形式上的“坚持”有了内在的意义。文字一直是我喜欢的方式,它是思考痕迹的集中体现,期待30天的有意义的“写”既是对ME+课程的实践深化,更是助力于离喜欢的自己更近一些,离更好的自己更近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764评论 25 709
  • 一级标题(前面用一个#是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前面用一个##是一级标题) 无序列表(列表前面用 - ) 文本1 文...
    易水寒208阅读 2,338评论 0 0
  • 深夜自虐中 想起前天烤的面包还有大半个 突然想起烤个蜜糖焦棒好了 立即马马动身作为半个烤箱杀手的我 终于在作业N+...
    王小姐LL阅读 3,698评论 0 2
  • 1. 其实他是明白的: 风筝与线的关系,就如同他与家的关系一般。 2. 马上就要启程前往远方的大学。于是早在之前几...
    峡谷中的流浪猫阅读 4,359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