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收藏品都包着报纸,老太婆带我进到几只架子的最最里面,我就看到靠墙有一条钢丝穿空用来挂字画,但是上面现在挂的都是样式雷的图案。
我点头,有点惊讶,只扫了一眼,我就知道,这是样式雷中的精品,而且这七张图纸其实是一座建筑的设计图,那是一座多层的楼。
“这是道光二十五年的图样,设计师应该是雷思起。”霍老太道,我这里存有七张,是楼的地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层,最底下一层应该在你这里。”
——上述文字来自《盗墓笔记》
样式雷,在《盗墓笔记》中,是专为皇家服务的工匠,设计的建筑图纸精密绝伦,常人不可得。
在清朝,凡是宫中的兴建,首先选定地点,然后由内廷按照皇帝的要求提出方案,再由负责建筑设计的样式房设计绘图,并制作出烫样(就像是售楼部的沙盘),呈请皇帝首肯后,交由算房估算工程的用工和用料,最后施工。雷氏家族自清初至清末一直从事执掌绘制、设计样式房的工作,因而被人们称为“样式雷”。
作为皇家工匠,他们从事的工作曾绝密于民众,因为他们不仅设计城市、园林、建筑,还参与皇家陵寝的设计施工,而皇家陵寝是皇家最高的机密,若是昭于人世,皇家则会连最后的安身之地都会失去。
2004年,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展开展,将这个家族的高超技艺和先进的制图技术公示于人前,同时也使“样式雷”名响天下。
在朱启钤先生的《样式雷考》中,有一个关于样式雷家族起源的有趣传说。清康熙中叶,朝廷大兴土木,修葺紫禁城。重修太和殿时,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上梁典礼开始。古时的上梁典礼相当于现在的封顶仪式,皇帝会亲临行礼。但是当大梁升到应有高度时,榫卯却悬而不合,这个要是合不上,可是要杀头。这时雷发达自告奋勇上去装梁,于是他一个小工匠换上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几斧头,很轻松就装上了。康熙看了之后,非常欣赏,当场就封七品官,当了样式房的掌案。
后历史学家考证过这个故事,发现这次事件的主角不是雷发达,而是雷氏家族第二代雷金玉。据史料记载,太和殿在清代康熙年间确曾经有过重修和重建,康熙八年太和殿重修,此时雷家尚未来北京;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建,此时距雷发达去世已有两年。事实是,当时在上梁的时候,康熙发现雷金玉很年轻,技艺也非凡,召见他谈话,谈话当中发现他才思敏捷,正好两个人年龄也相当,康熙非常欣赏他,马上封他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让他掌管皇家的建筑设计。至今,在雷金玉的碑文中还如实地记录着这个故事。
雷氏家族是从雷发达来京开始的,所以后人一般称雷发达为雷氏第一代,直到清朝末年,雷氏家族彻底没落,共历八代。
₪第一代样式雷
雷发达,为避明末战乱,随其父雷振声弃儒南下经商,迁居金陵。清代初年因工艺精湛,供奉宫廷,为雷家事业奠定基础。70岁退休,死后葬于金陵。但当时他并未染指样式房工作,所以,他还不能算真正的“样式雷”始祖。
₪第二代样式雷
雷金玉,雷发达长子。先以监生考授州同,后来继任父亲的工部营造所长班之职。康熙年间时,逢修建畅春园,雷金玉因正殿上梁蒙康熙召见,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事,赏七品官,食七品俸。对于营造所一个小小长班来说,这是莫大的荣幸,因此得以将这一事件铭刻在他的墓碑之上。后来,他又因为圆明园的设计施工作出重大贡献,在他七十岁大寿之时,雍正命当时还是皇太子的乾隆为其写了一幅“古稀”牌匾。到雷金玉71岁寿终正寝,又仰仗皇恩,赏盘费一百余金,归葬原籍。由此可见雷金玉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在《样式雷考》中说,“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亦自金玉始也”,而雷氏家谱上也是以雷金玉作为迁北京的支祖。就“样式雷”这一名称来说,真正的始祖应该是最开始供职于“样式房”的人。而雷金玉是雷氏第一个执掌这一工作的人,此后,这个事业被他的子孙继承,延续至清末,才有了“样式雷”的称谓。所以,雷金玉才是“样式雷”的始祖。
₪第三代样式雷
雷声澂,是雷金玉的幼子,他出生三月后,雷金玉就去世了,自此雷氏无人可接雷金玉的班,举家南迁。但是雷声澂的母亲张氏并没有随家南迁,而是抱着幼子在样式房的外面哭诉,为幼子求得成年后继承样式房掌事的恩赐。但是由于雷声澂因既无父亲指点,又无兄长帮助的情况下,孤儿寡母,难免受到同行的排挤,因此,要学习和掌握样式房技艺,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雷声澂通过自己的努力终得以重新执掌样式房,但是技艺不甚精湛,无太大建树。
₪第四代样式雷
这一代样式雷有三人,记得《探访样式雷》纪录片的导演说,虽然雷声澂自己没有太多建树留于后人,但是好在生了三个好儿子,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兄弟三人在乾隆、嘉庆盛时,通力合作,将样式房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使在他们父亲手中处于低潮的祖业重新发扬光大。其中佼佼者是雷家玺,因为他使“样式雷”有了一次新的发展。原清朝的陵寝中的券顶是用砖砌筑的,合拢这样的券顶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合拢地宫主室的金券更是困难。雷家玺却成功地使金券合拢了。这一代的样式雷三兄弟,承办了清朝廷的大部分营造工程,可谓集古典建筑艺术之大成。
₪第五代样式雷
雷景修,雷家玺三子,十六岁随父亲在样式房学习祖传技术。因父亲去世时,他年仅22岁,唯恐办理样式房失当,于是遵照父亲的遗言,将样式房掌案之职让于郭九承担,自己则甘居其下。兢兢业业二十年,到了道光二十九年,他又以自己丰富的建筑经验和卓越的才识,将样式房掌案之职争回。但是雷景修生不逢时,咸丰一朝内忧外患,经济衰败,清朝无力大兴土木。所以虽然身怀绝技,却无大作为。但是雷景修将历代样式雷的工作成果,各种图稿、烫样收集,这对于后世建筑研究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子孙对他评价也很高:“公之一生,品行端方勤和,处世和睦,宗族、乡里所仰。出言端正,存心醇厚,教子义方,德惠于人,无不诚敬。”
₪第六代样式雷
雷思起,雷景修三子。自祖父雷家玺设计嘉庆的昌陵后,他承担起设计咸丰的定陵的任务。在此工程中,由于他努力勤奋,立下大功,因此以监生赏盐大使衔。重修圆明园时,他因为设计的园林图样精致,蒙皇帝召见五次。
₪第七代样式雷
雷廷昌,雷思起长子。雷廷昌随父参加定陵、重修圆明园等工程,独立承担设计营造同治惠陵、慈安、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光绪帝的崇陵等项大型陵寝工程以及颐和园、西苑、慈禧太后六旬万寿盛典工程。同治十二年被赏布政司职衔。与此同时,普祥、普陀两大工程方起,其后的三海、万寿山庆典工程接踵而至,样式房工作此时兴隆无比,样式雷也于雷思起、雷廷昌父子两代闻名遐迩,地位更加显赫。
₪第八代样式雷
雷献彩,与兄弟雷献光、雷献瑞、雷献春、雷献华参与圆明园、普陀峪定东陵重建、颐和园、西苑、崇陵、摄政王府、北京正阳门的工程等。此时清朝已式微,不再需要样式房的工作,而且雷献彩连娶两房,却无一子。在失业和无子的忧愁中,郁郁而终。自此,样式雷一族彻底没落。
虽样式雷一族自此没落,但是其传世的样式雷图档,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项极为丰硕和珍贵的遗产。古建筑研究专家曾说:“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样式雷图档中,图样和烫样是最主要的两个部分,是清代建筑设计最直观的表现,包括城市、宫殿、坛庙、园林、行宫、陵寝、府邸等等。
图样为纸质,采用写意的方法,并在图纸上注明做成什么样即可,工匠看到图纸就会明白。但需要度量的图,与现在的设计图无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存样式雷图纸超过上万件。
烫样是指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的木制模型,因模型需要烫蜡,还要熨斗,故称烫样。样式雷的烫样与普通模型不一样,每个部件可拆分,可重构,非常精妙。
₪城市
除了发祥之地的盛京城和离宫型的承德建设,清朝入主中原后,继承了明代北京的建设成果,通过诸如城楼、钟鼓楼及天坛等修葺和局部改扩建,更通过大规模的园林、府邸等建设予以增华,样式雷家族也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宫殿
清代宫殿建筑承袭明代规制而屡有重建、改建或扩建增华,有关图档展现了样式雷家族的相应贡献。
₪坛庙
₪府邸衙署
₪园林
曾被西方颂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从康熙朝开始经营,即由样式雷的家族雷金玉担任样式房掌案;继而在被英法联军焚毁前或罹难后同光朝的重修中,样式雷家族,包括末代传人雷献彩,都曾呕心沥血,一以贯之地发挥了设计大师的作用。
样式雷图样是圆明园复原图的重要依据之一。
₪行宫
随着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巡视活动,全国各地曾营建了大量行宫,成为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组成。而在这一艺术创作领域,样式雷家族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陵寝
清代皇家陵寝包括各帝后陵以及妃嫔、亲王、公主等园寝,一向被视作“关乎天运之发祥”的国家大事而庚绩不辍地经营,形成宏大体系。乾隆朝以降,各陵寝的设计以及前期各陵寝的修葺或重建,均由样式雷世家承担,作品传世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洋房
₪点景
自雷金玉参与康熙帝万寿庆典点景设计以来,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圣寿庆典、乾隆帝八旬万寿庆典、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等点景设计均为样式雷家族主持。
₪装修陈设
多姿多彩的室内外装修陈设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清代皇家建筑的大量创作实践,样式雷也在这一领域展示了超凡的创造才能和精湛技艺,达到极高境界,取得杰出成就。
还有选址、舟舆、测绘等,想看更多可点击图展。
雷氏后人因生计问题,只能将家族收藏的样式雷图纸出售。所幸,一些有识之士注意到了这些图纸,将大量的图纸和烫样收购回来,只有部分流落到海外。
2004年,作为中国获得的第五个世界记忆遗产项目,“样式雷”建筑图档实物现身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展览。样式雷开始重新进入世人的视线之中,让世人看到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无穷智慧。
就在世人无不为这一民族建筑瑰宝惊叹称奇时,2005年3月,传来样式雷家族位于京西巨山村的祖茔公然被挖的消息。雷家族祖茔公然被挖的消息背后隐藏的或许是一个个困惑:样式雷后人在困惑,为什么连自己祖先坟茔的平静都无力捍卫;文物保护部门也在困惑,为什么一条条看似合理严密的法令法规挡不住遗迹和记忆的迅速消失;或许毁坏坟茔的人们也在困惑,推土机下的坟丘土堆,乃至"样式雷"这三个字,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像《探访样式雷》的导演葛先生所说:一个建筑可以毁掉,但是建筑留下来的文化是毁不掉的,是应该留下来继承传扬的。
纪录片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