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师这个行业似乎是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选择的稳定工作目标之一。尤其是很多女孩子,很多都会走上这条路。然后经常听到很多刚刚走上老师这个岗位的新老师抱怨那些“差生”真是搞得人头大。
其实,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孩子应该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他们自己的使命的。我们应该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而学校老师,这些在孩子最佳可塑时期内是除孩子的父母以外,起最直接引导作用的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精神影响真的不容忽视。
经常听到很多老师让这些所谓的“差生”到办公室站墙角,训话挨批找家长的事情。
比如这样一个案列:
某个新女教师因为学生在她的英语课上不听课便生气地把他留到放学后的办公室里找家长。那个孩子的爸爸来了,背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看上去是一个很有身份地位的人。可是,这样一个人进到老师办公室,那个女老师连正眼都不看他,而是把孩子家长一起轮着骂。说那孩子的不好,不上她的英语课。说家长的没有教育好,非常不称职。
结果是,家长在办公室里对孩子暴打了一顿。
难道说这是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吗?难道说这么做我们的孩子就能乖乖听话,从此以后对学习英语毕恭毕敬吗?
然而结果是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更加日渐缺失,甚至把对学习英语的反感带到了他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无论是初中,高中……
我们先不来指责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些人的做法。
这个新女教师,新官上任自然想放个几把火来显示威严。但她并没有尊重学生和家长。没有尊重学生,是因为那些孩子们都说这个老师会在课堂上直接骂这些学生“蠢货”、“白痴”,说他们都不是学英语的料,无论怎么教都教不会。
其实不要说是孩子,就算是大人也是喜欢鼓励性的话语的,更何况是这些心智还未成熟的,还是一张白纸的孩子们呢?请问,何谓为人师表?真的不敢相信一个孩子可以在这些整天充斥着羞辱性的词汇中健康成长,这肯定是会留下阴影的。
孩子们希望被肯定,可偏偏被痛斥。孩子们的自我判断力还没有那么成熟,他们对自我认知的评定真的很大程度上受别人的影响。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和老师。老师天天这样骂他们,影响的不只是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本身产生自卑心理啊。别小看了这个影响。
而女教师对于那个家长,也缺失了应有的尊重。她把由于这个学生产生的负面情绪转移到那个家长头上,更容易激起那个家长对自己那个“差生”儿子的愤怒。情绪是会转移的。而且,那个家长,或者说很多家长在这个社会上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平日里跟别人结交也是受人尊重的,可是他们又不能对老师发作,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因此,孩子又一次成了家长情绪的牺牲品。
为什么总是孩子,两头受压?老师心里想的是你家长为什么不来管管你的孩子?你看看他在学校里对学习是多么的不上心。而家长心里想的是,我整天工作那么忙,难不成你想要的是我辞掉工作整天陪我的孩子学习?那你老师是干什么的?
其实这样的“老师”和“家长”都是十分自私的,他们只顾了自己的情感,想怒就怒,想打就打。他们都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可是,真的,有谁是为了孩子的?他们都嫌弃这个“差生”,都互相想推脱责任。可是,到底是谁可以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们考虑一下?
所谓“差生”问题,老师家长孰之过?
作为一名老师,其实无论是新老师也好,还是老教师也好。首先放在第一位的其实应该是老师的个人涵养。在这里还是想引用一句陶行知的教育格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们希望老师真正可以首先做到去爱学生。而不是空喊口号,只会做点“形式主义”。老师也会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你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如何对待,自己应该也能知道那些信任你,把孩子交到你手里的那些家长的期许。
不要轻易把一个孩子定义成“差生”,真的不要这样。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他们自己的天赋,而老师更应该是作为一名引路人,而不是一位“封建卫道士”去扼杀孩子们的天性。去做保护孩子心底纯真的守护者吧,不要让他们过早的从除父母以外接触最多的老师身上收获来自这个世间的冷漠。
人们都说,在成长的道路上遇上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真的,很重要。
或许你觉得那个孩子在你的英语课上,学得慢,没天赋,你就说他是“差生”。
殊不知,人家可能就是一个数学天才。只是对英语不感冒。
或许你觉得那个孩子性格太过于孤僻内向,你也不愿意主动接触他,对他放任自流,你把他定义为“差生”。
殊不知,人家可能是因为家庭因素,封闭了内心,更需要一个人去关爱他,替他打开这个世界的另一扇大门。
你总是说你觉得,殊不知……
耐心点好吗?真的,耐心点。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机会找到属于他们的定位。
我们希望家长不要总是说“我辛苦工作真的就是为了你”“就是为了你”。
其实,总是给孩子灌输这些理念,会让他们无形之中产生很大的压力。我们不妨说:“这个家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爸爸妈妈努力工作,宝宝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可以让这个家变得更好了。”
如果是这种方式,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地位跟爸爸妈妈是一样的,这个家需要共同的努力才可以把它变得更好。那他就很有可能发自内心的去做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孩子们需要得到的是父母的肯定和陪伴,而不是总说“为了你”“为了你”。
父母尤其不能把孩子定义为“差生”。还记得你们迎接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喜悦感吗?还记得怀胎十月的艰辛吗?那时候,肯定在想我的孩子是多么多么可爱的一个孩子,肯定是把他们视为上天赐给自己的天使。那么,什么时候,他们在你们的眼中变成“差生”了。变成那个你们宁可希望隔壁那个学习成绩好的别人家的孩子成为自己家的,而把自己家的那位贬的一文不值?
他说他喜欢绘画,你们非要让他“强上奥数班”。
他说他喜欢研究昆虫,你们非要让他去“学钢琴”。
孩子的难过,父母的理由:其他孩子都在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跟风就不会落后。
可是,你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真正问过,我们的孩子,他们快乐吗?
你们说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是给他们的礼物。可是,他们真正快乐过吗?
而且,我听到了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是让我不免叹息:
一个才上幼儿园的孩子,老师就定义他是“差生”。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就是安安静静的,可是这个孩子,有小朋友在他身边他就要尖叫。那个孩子说他看到别的孩子在他旁边嬉闹就心烦,一心烦就受不了。
老师们都把这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当成一颗讨人厌的“定时炸弹”,甚至多次希望家长把他领回去。
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所有人把他当成一个有神经病的“差生”。后来,还是一个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真正和那个孩子交谈过。那个孩子才说出理由:他太缺乏关爱了,在一个城市里生活却过得像留守儿童。似乎只有爷爷相依为命。
父母对他没有关爱,在这个最需要父母亲陪伴的年纪。至于老师同学,不过当他是神经病异类罢了。
他受不了,他习惯了尖叫,似乎在找那空洞虚无的人世间的存在感。
那么请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结果是什么?老师家长又孰能无过呢?
最后只想再次强调,我们的孩子没有谁是“差生”,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去给他们这个世间的温情,因为你们是他们最信任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