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一至,回不回家的问题就变得愈发尖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处在矛盾和挣扎之中。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到了交答卷的时候了,如同考试一般时间到了,做完没做完的都要交卷了。做完的交的自然痛快,可是没做完的就愁云不展了。
眼下的社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融入大城市的机会,有了可以走出农村的依靠。渐渐的就有了比较,隔壁家的孩子在大城市买车买房了,你三叔家的在大城市开公司了。混的好的自然愿意回家过年,在亲戚邻居面前说话都有底气了;混的不好的,一年到头了无收货,回家怎么能表现的从容淡定,自觉地就矮人三分,目光躲闪着恨不能赶紧结束这尴尬的寒暄。恰恰就是过年,让这种尴尬无限上演,一再考验着我们的演技。演技毕竟代替不了现实,村里人都很现实了,开车回来的混的肯定不差,坐车回来的混的再好没人相信。
时下的攀比几乎毁了年轻人的回家路,过年本是团圆的日子,偏偏没对象的更让人难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有对象让家长操碎了心,即使回到家也是垂头丧气,无心睡眠。更是无颜出门面对乡亲父老。索性有的就选择逃避不回家过年了,这样就更加剧了父母和子女间的矛盾,成了真正的社会性问题。
农村的问题越来越多,城镇化举步维艰,什么时候真正解决了城乡差距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让更多的农村人有出路,有钱途,春运才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引起世界关注,恐归的年轻人才不再害怕回家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