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晚上早早的就醒了,但不想起床,脑子里思索着什么,乱七八糟。川不急不躁的收拾着自己的东西。我想着在这里也挺好,安静几天看看书。
荣荣不高兴了,对我说:“妈妈,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回去过年。”我没有说什么。过了一会,我还是不想回。荣又说:“妈妈,回去吧!回去你看看我有没有勇气对奶奶说。”原本是因为她奶奶打了她爷爷,荣荣想对他们说些话,我们家从来都是公婆吵闹,儿媳劝和。孩子恳切的眼神看着我。我答应了孩子,心里酸楚,很感动。我竟没有什么心胸,因为参杂的情感因素太多太多。回去了第一天安好,第二天婆婆不吃饭了,第三天嘴里说着“太累了,麻烦。”时不时跟公公找找茬。
我慢腾腾的收拾着,总不想拿太多东西。快十一点才日程,十二点多回到了家,一点多吃饭。
下午,我头疼睡了一会,哥嫂下午去洗澡,爸妈晚上去洗澡。除夕夜,你见过这样度过的吗?家里没什么人,我六点多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那边已经煮上了饺子准备吃饭,和往常一样,我很怀念。想到一家人在一起,吃热腾腾的饺子,就很幸福。
川想早点单独给我们煮点饺子吃,其实已经不早了。我说:“不想吃”。也是为了等他们回来。
没有过年的味道,也没有家的温暖。吃过饭,哥嫂出去,对我说一会回来。无聊中,我看了会春晚。趁他们不在,早点洗漱了,写作,想起来母亲,发出很多感慨。很晚才睡觉,听见嫂子他们开门的声音。
2.16
大年初一,这里的习惯是早早的起床,大早上吃一顿美味,嫂子为了方便,就做了火锅(麻辣烫:可以煮很多菜,每个人吃自己喜欢吃的,不用吃那么多肉。)。原本是昨晚上准备的,结果人都不在,太晚就没吃。早上爸和哥喝了酒。尽兴……因为过年。
吃过饭,妈早早的出去了,川带着豆豆也出去了。爸、哥嫂和我四个人打麻将。
中午吃各种肉食剩菜。饭后,很困,就睡着了。
下午,起来收拾家,给豆洗衣服。看了会春晚小品看了会书。下午五点多和川去看朋友。晚上回来,嫂子做饭。
2.17
上午川和妈妈去看医生,我和嫂子去舅舅家帮忙,他的孙子过十二岁生日。按当地习惯,在人们办事时亲戚邻居必须去帮忙,我们年轻不好推脱,就早早的去了。
回来十一点,我们去看望姑姑,川带了点不错的茶,嫂子和我另外给了钱,因为姑姑就一个人,没买什么东西,给钱比较实在。婊姐来了,非要留住我们吃中午饭。我找了借口,两个孩子在家,婆婆不好看,就回来了。不一会嫂子又回来把我们一家人全叫了去吃饭,为的是请婆婆去顺便缓和一些两家人之间的误会。婆婆最终也没有去,我们做不了什么工作,婆婆一辈子怪里怪气,千万人的世界里只有她一个理。热情待人得从她心里发出,否则一只苍蝇都别想从她眼前飞过,嫉恨如仇。
家庭中,因为一些小事,各持己见各自有理,谁也不肯让谁。物质不缺乏的时代,再没有什么能让人谦逊低头做人的了。饥寒交迫的年代,世界到充满了温情。
吃过饭回来,收拾了一下家。困乏中,坐在电脑前看着书。哥让我打开电脑用一用,因为好久没用过了。本来没什么事,打开电脑也甚无聊,寻思着书还没有看完。暂且一放吧!
点开暴风影音看了《超级女特工》,苏菲玛索主演,曾经看过一次,没看懂,这次跳跃着又看了看。
之后又随便打开一部电影《救赎》,看了一会,还需重看。
家里的人吃过饭后就都出去了,公公婆婆只要一有时间就去打麻将,婆婆腰疼,上午刚去电烤扎了针好点了就又去了。没有在一起和和睦睦的谈话,也没有了家人的团聚,只有在一起吃吃喝喝时。哥嫂也不在家,川又跑去了姑姑家。
六点多,川回来了,到七点其他人陆陆续续才回来,暖气的余温一下午渐渐消失,当我发现时,锅炉里只留丁点火光,加了煤最终也没着起来。家里越来越冷,我觉得无聊至极。
写作,写作,写作可以陪伴我。思考让我忘记了一切,我不去想其他人,不去想其他事。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要做的事。因为没有什么人或别人的什么事能够安慰我的心。本不想着从别处找安慰,只有自己求,主动的才有水喝,这是千年不变的道理。
初二,回娘家,这是当地人的习惯,我和嫂子除外,我们有娘家,却不能回。我和嫂子至结婚以来就都献身于婆家阵营了,没有回娘家的概念……嫂子是重庆人回一次太远,我虽没出省,但也和她一样。我想我的母亲……
荣荣看了一下午电视,豆豆坐在我身上吃零食,一会玩手机。哥说:“他们回了家就解放了。”我不想管他们,也无心管,就让她们尽情的玩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