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那年的暑假,我的生活犹如电视剧里的狗血情节:一个女孩到我家里告诉我,她和我的男朋友在我去外地读大学后就在一起了,劝我早日放手。
更狗血的是,这个女孩子的名字和我一模一样,她和我男朋友从小学时就是同学,我和男朋友是初中同学,关于我们三个的狗血校园爱情故事有机会再写一篇文章。
我们三个的故事就是以这个女孩彻底抢走我的男朋友为终结,在这场三人的较量中,对手完胜。
当时的崩溃无须赘言,生活陷入彻底的混乱,体重暴增到130斤,心情抑郁到厌世。
21岁那年的暑假,我在老家的大街上又撞见了他俩,他俩意气风发,尤其是那个女孩,身材气质好到让我自惭形秽,回到家,我站在镜子前看着又丑又胖的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样自暴自弃的自己。
21岁那年,我决定改变,先是通过每天坚持跳绳,耗时半年减掉20多斤肉,22岁那年通过自学考试考取了吉林大学的第二学位,23岁那年在上班后又利用业余时间复习,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公费研究生。
23岁那年我回到老家过暑假,听说他俩已经分手,听说那个女孩在县城一个单位上班,听说前男友在麦当劳打工,我走出了那段阴霾,不过发现自己前进的动力好似也没有了。
现在,最为感谢的就是当年那个女孩抢走了我的男朋友,激发出了我的潜能,成就了现在的人生。
小说写得精彩不精彩,电影拍得好看不好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反面人物,也就是主角的对手,这和人生一样,一个人生命的精彩程度,也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被对手无情碾压,自己通过成长奋力反击,这样的人生好似更有吸引力。
关于生命中的这些对手,我们要建立三种正确的意识:
我们要建立的第一个意识: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激发你的潜能。
这个道理不仅应用于个人,还适用于各个方面,例如一个企业的成长,甚至一个国家的成长,都需要强大的对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写了一部巨著,叫《历史研究》,他写到,有很多文明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都消亡了,只有少数文明能够屹立不倒,这些到最后还能坚持下来的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就是它们都遇到了很多挑战。只有遇到挑战,才能激发出来一个文明的潜能。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遇到外来种族的侵扰、不得不长途迁移,这些挑战都能激发出一个文明的雄心壮志。
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在被对手碾压时,要有一种正念:这是我成长的好机会。
我们要建立的第二个意识:你的对手的水平,决定了你的水平高低。
运动场上体现得很明显,例如姚明和奥尼尔,魔术师和托马斯,林丹和李宗伟等。
汤因比除了在《历史研究》中讲到“挑战-迎战”模式,还讲到“中庸之道”,也就是说,如果挑战的压力太大,会把一个文明压垮,但如果完全没有挑战,这个文明也不可能发展得太好,所以存在着一个最适宜的挑战水平。
我们不可能去选择比我们弱得多的对手,那叫胜之不武,同样,我们也不可能去选择远远超过我们自身水平的对手,那叫作死。
我们其实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选出的对手,都是和我们差不多的人。
我们要谨慎地选择自己的对手,因为你的对手的水平决定了你的水平。
我们要建立的第三个意识:即使对手是恶魔,他也是他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我们不应该妖魔化我们的对手,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上,或许你就不会那么的记恨他。
就如抢走我男朋友的那个女孩,在她找我摊牌时所讲述的原因好似都不容辩驳,例如她俩认识得更早,例如她的性格比我更适合这个男孩子,例如异地恋本来就不会成……
按照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的术语来讲,即使是反派也不应该是一个“扁平人物”,而应该是一个“圆型人物”,扁平人物就是只有一些夸张的特征。圆型人物形象更为完整,人物性格更为丰富。
一个反派人物就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会发现他有自己的逻辑,而且他的逻辑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具有和正面人物的逻辑一样强大的说服力。
就如美国有个连环炸弹杀手,多年来不断地寄出邮包炸弹,炸死炸伤过很多科学家。后来破案了,人们才发现凶手叫希尔多•卡辛斯基,他自己就是个科学天才。他是个16岁就读哈佛的神童,拿过数学博士学位,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研究,后来隐居在蒙大拿州的一个小木屋里,劈柴、做饭,只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为什么要炸死科学家呢?因为他觉得对机器的依赖,使得人类失去了自治的能力,剥夺了人类的自由。卡辛斯基还写过一篇论文,叫《工业社会与未来》。在这篇文章里,卡辛斯基说,在工业化时代,人类如果不是被高智能的机器控制,就是被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控制。如果是被精英控制,精英就会把已经变成累赘的人类消灭,或者减少人类的数量,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精英用高科技改造人类,“治疗”他们的问题,那人类不就变成了被圈养的家禽?你看,卡辛斯基干的事情是邪恶的,但他的逻辑听起来很有道理。
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位强大的对手,激发出了你的潜能?
感谢:《得到》专栏“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