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老家生活(3)

今天是周末,也是父亲节,今天想写的也是父亲这辈人。

父亲在在他们这辈人中也算是最小的了,也在50岁以上了。

当我说到这个词:父亲,背脊上同时涌起两股电流,当我说:他是强大的,他变的弱小;当我说:他老了,他变得比我还年轻。

父亲的日记本里没有散文诗,他的日记本里只有干活的日期,记的工工整整。

他的手上全是老茧,也是爱我们的印记。

他很平凡,也很伟大。

印象中父亲也是英俊的少年,也有着热枕的梦想,后来随着我和妹妹的长大,父亲为我们开始了奔波,这一奔波变是20多年,在我上大二 的那年,我有个哥哥在B城,去找他打了暑假工,后来家里工作不太好找,父亲也变去了B城。B城是个发展很快的城市,信息,网络很快,那年B城已经开始了微信支付,父亲只有一部接听电话的老年机,一开始我也觉得父亲用不了智能手机,他弄不了,其实是我错了,在六七年前老家的时候一部智能手机可能是我们上学的一部分学费,父亲是舍不的。那时和妹妹年龄比较小,还有奶奶,妈妈一个人照顾不来,父亲在外打工回家就在没外出,只一待就是十几年。面对B城发展的如此迅速,找工作的大部分还都是年轻人,手里拿着老年机的父亲显得格格不入。他找的工作都是每天给他现金的。后来回家听妈妈说这件事对父亲打击挺大的,觉得他自己与社会 脱节了,好多的新鲜事物不懂,父亲有颗不服输的心,那年暑假我暑假工结束买了一部新手机,之前我用的那个老式智能机父亲就用了起来,给他新的手机坚持不要,慢慢的他通过网络了解起来了世界,和我们开启了视频。后来我参加工作,给父亲买了一部新的手机,叫他用微信支付,发朋友圈,后来自己研究还有了自己的抖音号,分享生活中的日常。近2年,疫情的出现,手回家看到他戴着老花镜拿着智能手机找健康码,核酸结果的时候,我陡然察觉到,他头上的青丝多了,原来他也是瞬间变老的。

父亲总觉的我们是长不大的孩子,而我们也总以为他不会变老,其实这都是彼此的臆想。

我和妹妹现在都毕业了,自己也都可以支撑起自己的开支,我们想让他歇歇,他干劲十足,说我们现在年轻着呢,也就和你妈我们俩整点够花的。我知道父亲考虑的比较长远,不给子女添麻烦。他的爱总是默默无闻。

父亲的爱或许不够完美,但从不亏欠,那个从来不谈爱的男人,总是最长情,但愿我们都能够常常陪伴父亲,“给予他热烈的暗示,” 平安喜乐。

不止父亲默默无闻,还有他们这辈所有的人

我姨今年六十七岁,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对生活的热情有的时候我觉得都要超过了年轻人。

最近老家正是麦收的时候,田间的麦子都收完之后她去捡捡麦穗,说是晒晒,大大小小的接近一百斤左右,,姨姨家的哥哥姐姐都不让去,怕天气热,姨姨却说,没事也就是出去玩玩。让大家不用担心,自己有点事情做也会觉得很充实。

小的时候词不达意,长大后言不由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