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

最近几年,我很少参加同学和老乡的聚会了。

即便接到邀请时,往往也是在无法推脱的情况下,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参加,顶多也是为了借此弥补一下内心的孤独与空虚而已。

年轻时,在外打拼、奔波忙碌,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原本以为聚会哪种场合,能让人身心愉悦,可实际上,一场聚会下来,不仅精神无法放松,情绪也得不到充分的释放,相反,感觉身体疲惫不堪。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每天都在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忙碌,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难得的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代表着浓浓的亲情。那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充分体现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时间过得好快!八天假期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渡过了,不经意间,今天已经初八了!春节假期结束了,意味着一切又恢复正常。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商店纷纷开张营业,大街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上班族们也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我家大儿子早在正月初六就已返岗。得益于去年他在单位成绩优异,此次积极复工,尽显年富力强与敬业精神。

家中只剩我、老婆和二儿子。吃完早饭,我问二儿子去哪儿玩,还提及打球的事。他表示今天不打球了,快开学了,寒假作业多,打算上午在家集中完成。

这样安排挺好,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他抓紧完成作业,心里或许也会少些紧张。为了不打扰他,我和老婆开始规划自己的事情。我们先测量了血压,结果都很正常,心里很是高兴。之后老婆进卧室休息,她下午可能要和同事一起外出。

我躺在床上看《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这几天读这本书很是入迷,书中细节动人,人物刻画细腻,只可惜我阅读速度太慢。

读了几页书下来,我有些困意,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便躺下来闭眼准备稍微歇息一会儿。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是下午2点钟了,也睡不了多久,就简单在床上躺躺缓解一下疲劳。

这个习惯我已保持很久了,只要在床上躺一会儿,腰部就能得到很好的舒展。每次起来后,我一整天都神清气爽,走路时身体也格外轻松。

正在这时,听到我的手机有响声,打开一看显示有微信语音,是一位住在隔壁的老乡发来的语音。他说,“今天咱们几个老乡在我这里呢咱们一起聚餐,我们正准备吃饭呢,做的是老家饭,你快过来吧。”语气很坚决,看来是真心邀请我的。

这大正月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背井离乡这么多年,心中难免会产生对家乡眷恋,难得有机会老乡聚在一起,就是对思乡情感最好的表达。

今天又是一年正月初八,按照民间的传说,这一天寓意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

一想到这里,能和老乡一起聚餐,品尝家乡的饭菜,再多的想法也抵不过这种诱惑,于是,我二话不说,直接穿上衣服下楼,径直朝老乡的家里飞奔而去。

走到他家门前,我没多想便敲响了门,开门的不是老乡,是他的小儿子。想来,老乡一定是在厨房里张罗饭菜呢。

“叔叔好!”

扭头喊到:“爸……,来人了!”

说完,一转身就不见了,等我进门,发现他早已跑到自己的卧室里去了。

只见他手里拿着手机,估计是在玩游戏呢,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小孩子的,不由地对他产生了一种好感,第一次见面如何形容他呢?只能用活波可爱,真懂事来形容他,我觉得一点儿都不夸张。

在客厅的正中央,有几个人围坐在饭桌上,聊天。其中只有一个人见过几次面,其他几个看上去也不算陌生,好像见过几次面,似曾相识。

他们都很礼貌的起身给我让座,虽然都是出于礼貌,我总还是有些不自在,便说,“都是自家人就不必客气!大家快都坐下吧!”众人听后,都又重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东家接着我来之前的话题,意思就是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大家都随意一点,就不用那么多礼节了。

但毕竟有的人只是初次见面,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他是做汽*车保养的,聊着聊着就离不开车辆休理之类的话题,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向在坐的老乡承诺:“只要老乡到店一律给予打折优惠。”

接着聊起休理厂、包*险的各种玩法和套路向在坐人们娓娓道来,对于有车一族来说,犹如春风化雨,个个听得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当东家提起过几天准备回老家时,有一位年轻的妇女说,“你开我家的路虎回去怎么样!”旁边挨着的小女孩赶忙接过话说“我爸还有一辆奥迪A8,是他自己全款买的,没用安揭带款。”哈哈!

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瞬间安静,有的低着头看手机,有的继续相互碰杯,以此来表达对她娘儿俩的无视。

东家见状开始劝大家,“赶快趁热吃吧,不然菜都要凉了!”又对那位妇女说,“我回老家不开那么好的车,油钱也花不起,还是坐大巴回去的好!”

东家的这句很朴素的话语,明显是站到了大家这边,哪位女士低头不语,只能看见咀嚼饭菜的嘴唇在扭动。其中一个老乡举起酒杯,“来!我敬你一杯”他的这一举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赏。

端起酒杯敬酒的这一位是在座的里面相对年轻的一个,负责说话打圆场的是东家,也是邀请大家一起聚餐的组织者。

这位年轻的小伙儿放下酒杯后,他面带微笑,那神情仿佛刚打了胜仗一样。

坐在旁边的女士低头不语,旁边有三位男士和我一起站起来说,“来吧,咱们一起敬东家一杯。”

东家立即挥手致意,出于礼貌的说到,“不用不用!大家不要起来,坐着说话,坐着说话。”

再坐的人全部一起端起酒杯,齐声说道,“我们都敬你,今天辛苦了!谢谢你的热情招待。”

经过这一波推杯换盏下来,聚餐在互相敬酒和欢声笑语中达到了高潮。刚开始大家还不太熟悉,短时间内难以做到互相了解,这也正常。

等大家彼此有了大致了解以后,气氛变得融洽又轻松、便开始推心置腹的互相介绍了!

说起互相介绍,东家对每一个人的情况都更为 了解,介绍的第一个就是哪位年轻人,他说,“旁边那三位是哥仨,他正是他们三个的外甥,

我点头示好,“知道了吧!”嗯,原来是这样啊!有你们真好,起码有过年的气氛嘛!”

不由地想起了那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心里顿时对他们三个里面最为年长的哪位,也当属老大了,在他的带领下,能在外地一起做生意,非常的罕见!

虽然,没和他一起共过事,应该在利益面前不会斤斤计较、做事公道,合理。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做出取舍和让步的,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吗。

听后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我抬眼瞟了一眼,注意到另外还有四个人一直安静地坐着,彼此间交流甚少,气氛有些沉默。这种异样的表现不竟让我怀疑揣测,他们或许来头不小。于是,我主动上前攀谈,随后大家互加了微信。一番自我介绍后,他们四人瞬间成了今晚聚会的焦点。

众人正聊得兴高采烈时,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我恰好坐在正对着门的位置,而且我向来不胜酒力,便立刻起身前去开门。

门打开的瞬间,一位女士出现在眼前。她礼貌地朝我点头示意,她身着一件长款羽绒服,脖子上还围着围巾。那张脸看起来十分眼熟,我努力回想,恍然记起上次去朋友家时好像见过她。

门打开女士走了进来,发现原本热闹的场景瞬间安静了下来,欢声笑语嘎然而止。好像学生看到老师走进教室时的反应一样,气氛一下子凝固了,我一脸茫然,搞不清状况。

只见她立即脱下了羽绒服,直接走向卫生间走去,此时,只见东家也愣住了 !呆在原地一言不发。我心里猜想,哦!这应该就是东家的媳妇儿回来了!

她从洗手间出来,众人纷纷劝他赶紧坐下吃饭吧,有的还让旁边坐着的一位女士说,“赶紧再上厨房帮他把饭热热,菜有点凉了!”

看样子,他们之间十分熟悉,不然也不会如此自然地指使别人做事,我心想这或许就是老家人的习惯,他们即便不是亲戚,也是最要好的朋友。

然而,只见被指使的那位女士坐在哪里一动不动,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只是自顾自的低头夹起盘子里的凉菜放到碗里,我不禁好奇,不知她此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虽然在场的人并不多,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却让人捉摸不透?

互动起来轻松愉快,落落大方,还显幽默风趣,我很是羡慕他们,不由地感叹到,这可能就是我不经常和老乡一起聚集的原因吧!心里还在默默地奉劝自己以后如有这样的场合应该多参加才是。

东家的老婆,举止大方,不慎言辞。看上去比她老公成熟稳重了许多。俗话说得好,没有真正打过交道是很难看透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有人不了解你,而你却不生气。这也不愧为是君子的一种行为表现吧。

聚餐中,有一位女士站起身来,东家妻子也跟着起身。两人在几个房间里闲逛,那位女士一边打量着屋子的装修风格,一边特意去看了孩子的房间,还高调地提出意见:“我们给孩子安排的房间是什么样的,你们应该怎样怎样。”旁边有人忍不住回应:“租人家的房子只能将就着住吧,难道还花钱装修不成?就算弄得再好,最后不也都留给房东了不是。”

之后,那位刚说话的男士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就像好几天没吃饭一样,吃到最后嘴里还发出“吱吱”的声响,放下筷子后还不停点头,一脸知足满意的样子。

东家见状,又要给她碗里盛菜,她连忙推辞,吃惊地说:“哦哦,千万不能,千万不能再吃了!”

没过多久,和房东媳妇一起的那位女士,快步走过来,只见她迅速穿上衣架上的羽绒服,对东家说:“我晚上还有别的事,先走了。”从表情看,她丝毫没有和其他人打招呼的意思。我们也没有起身道别,或许老乡之间本就没那么多礼节,不想刻意讨好罢了。

东家妻子把她送到门口,停下脚步目送她离开,说了句:“慢走啊,回去早点歇着吧。”

送走她后,东家妻子头也不回地进了门,径直走进厨房,开始刷洗灶台上的餐具。

此时,酒局还在继续。一位老乡举起酒杯示意大家干杯,然后一饮而尽,接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这一举动引得大家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他再次提议:“来,咱们一起干一杯。”大家异口同声地响应,一同举起了酒杯。

最后,大家一致提议:“时间不早了,都九点多了,咱们喝完这杯就撤吧,都早点回去吧!”

大家举杯一饮而尽,都起身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准备拿到厨房,东家有些过意不去,一再劝阻我们,还大声喊他老婆去沏茶。可此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我们归心似箭,都盼着能和东家妻子道个别后赶紧回家,可她却依旧在厨房低头刷碗,一声不吭。

其实也能理解东家妻子的做法。辛苦上班回来,谁不想第一时间好好休息。只是她这么做,难免会让客人觉得不受欢迎,似乎有些不妥。

当时,我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扫周围,大家脸上都略显尴尬,一个个坐也不是,走也不是,我自己也跟着浑身不自在。

再瞧瞧这屋子,上空被烟熏火燎,浓郁的烟酒味弥漫到了房间的上空,那刺鼻的味道让人难受。厨房里还有一大堆碗筷和餐具等着她去收拾,换做谁心里都不会舒服。从这方面来看,她能做到这样,已经给足大家面子了。

或许是她和其他人只见过几次面,彼此还不太熟悉。在老家,过年时亲戚朋友相互拜访,每家轮流请客,这种热闹的场面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后,大家还要去看望远方的亲戚。

但这里不是老家,出门在外,亲戚本就少,能聚在一起的大多是朋友和老乡。在我眼里,她老公是个讲义气的人,总是处处为别人着想。他在这里人脉很广,帮老乡们解决了不少问题。所以当他有事相求时,别人也不好拒绝,就像今天邀请大家聚在一起那样。

可能是我从小就习惯看人脸色,想得太多、太过敏感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有界限,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离得太远。

酒足饭饱之际,当东家媳妇在厨房一直不出来道别时,众人只好把话题引向了孩子和她老公的身上,以习惯的口气问道,“孩子什么时候开学?你准备初几去上班?”等类似的话题上来。

众人在客厅走来走去,环顾四周,不停地打量着客厅内的各种摆设,不知不觉地都走到了孩子房间的门口处,孩子他正在聚精会神的做作业呢,似乎很惊讶地抬头看了我们一眼,稍作停顿后,又回头继续做作业去了。

弟妹(东家的妻子)好像察觉到了这种行为会影响到孩子完成作业的进度,在厨房里大声喊到,“小宝,你作业做完了没有?时间不早了,抓紧做你的作业。做完作业一会儿还要做十分钟的运动呢,啊。马上快开学了,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说完,回头继续收拾厨房里使用过的各种餐具。

客厅里摆放的酒柜看起来很上档次,就算再上档次,那也是房东装修好了的。只是上面摆放的各种酒类看起来非常的名贵。(在我看来)竟然还有五粮液摆在上面,有花茶、铁观音、普洱茶等各种名茶叶也有五、六盒之多,还有各种红酒。

也是晚上,经由酒柜上方灯光的照射下,尽显高端大气。

我也不会喝酒,对酒没有更多的研究,所以,只知道五粮液比较高端上档次,茅台酒也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由于茅台酒有好多种品类,都说自家的茅台酒是几十年的陈酿,标榜多年的老酒,正是因为知名度很高,以为人所熟知,广为流传。所以,一时让人无法分辨出究竟是高档还是普通的酒类。

转身又看到阳台放着一台跑步机,东家也紧随其后帮我们解说,这台跑步机就是刚才哪位女士送得,还有小孩屋子的门上的那个吊环器械,滑冰鞋,她说,“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有助于身体的发育,还能开发孩子的智力。”

这时,只见孩子从他屋里跑出来,说,秦阿姨送给我们家好多好多的东西,我们还一起去海边玩过呢!”

原来是这样啊!愿不得我从她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冥冥之中感觉到哪位老乡的妻子对她如此的热情,看来,她们之间的交情真是不一般啊!

关系能够发展到这个份上,已经超越了我们这种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关系了。

哦,想起来了,我上午提前过来帮忙一起准备饭的时候,好像他给他老婆打过一次电话。

说,让她告诉她的一位朋友,晚上过来吃饭。

“今天来得都是咱们几个老乡,没有其他人。问问她过来不过来吧?”

“如果她过来的话那是更好,不过来,那就是她的事儿了!你务必告诉她一声。”等待她妻子答应后,他挂断了电话。

我在旁边听他打电话时说道的,这个可能就是说得这位女士吧。

原来她说话带着趾高气昂的气势,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但我们也没有因为他对朋友出手阔绰而对她的看法有所改变,反而,有了距离感。

我们几个一边听他不停地叙述,一边不停的欣赏着客厅里的其他陈设,发现还有一个玻璃藏柜,东家上前打开柜门,发现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字画、藏品,各种汽车模型,

摆放的杂七乱八的,还有一些孩子上学用过得旧书,留有准备孩子复习之用,等等。

我们几个都对此惊叹不已,丝毫不觉得这是租用人家的房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端起酒杯敬酒的这一位是在座的里面相对年轻的一个,说话打圆场的是东家,也是邀请大家一起聚餐的。 这位年轻的小伙儿放下...
    回忆全部没收阅读 725评论 3 51
  • 齐帆齐微课 她自从进入自家的门儿以后,看样子有些不太高兴,从脸上一直没有看到过笑容。 除了和坐在她旁边的哪一位姐们...
    回忆全部没收阅读 878评论 4 60
  • 最近几年,我很少参加同学、以及老乡们的聚会了。 有时,接到邀请时,只是勉勉强强、无法推脱。心不甘、情不愿的应邀参加...
    回忆全部没收阅读 1,143评论 20 61
  • 齐帆齐微课 酒足饭饱之际,众人只好把话题引向了孩子和她老公的身上,以习惯的口气问道,“孩子什么时候开学?你准备初几...
    回忆全部没收阅读 1,194评论 7 85
  • 昨晚单位聚餐了,这个其实是物业公司每三个月一次的福利,当然也是为人际关系的融洽做准备的。中国人一向喜欢在饭桌酒局上...
    林辉岳阅读 493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