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导众多的美国娱乐圈,约翰·艾维森的名气并不大,然而他却是少数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
1976年他导演的电影《洛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奥斯卡最佳电影、奥斯卡最佳剪辑三项大奖。
这部制作成本仅为100万美元,仅拍摄了28天的电影,意外地收入了超过一亿一千七百二十万的票房收入,主演和编剧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也一夜成名。
本月4号,刚好是这部电影上映的40周年。
论《洛奇》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看看被放置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前的“洛奇雕像”便可知晓一二。
电影上映40年几乎每天都会看到有人到这里朝圣,学着洛奇一样一口气跑完所有台阶。
这个讲述一个寂寂无名的拳手洛奇·巴布亚在获得与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克里德争夺拳王的机会后奋力一博的美国梦故事,无论何时看,都能让人热血沸腾。
特别是电影中的经典配乐“Gonna Fly Now”响起时,瞬间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让人重燃起了对抗生活的勇气。
有人说,这个讲述拳击手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这就是史泰龙自己的故事。
他有志于表演行业,但一直不得志,只得在色情片中做小配角和当私人保镖度日。他拿着三天半时间创作的这个故事寻找买主,碰壁至少50次还要坚持自己来演。终于有人愿意投资之时,他也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奉上了十二分的努力和诚意。
为了节省电影拍摄预算,史泰龙的多位家人都协助了电影的拍摄。他的妻子萨沙协助担任了本片的静态摄影师,他的弟弟扮演了片头聚在街头唱歌的年轻人中的一员,而他的父亲法兰克·史泰龙二世则客串了拳击赛里的敲锣手。甚至连片中洛奇饲养的狗跟乌龟都是史泰龙真正饲养的宠物。
《帝国》杂志评价说“史泰龙用真诚的表演和凶猛的击打定义了这部属于他自己的电影。”
史泰龙扮演的洛奇和生活中的你我是如此相似,普通而又渺小。有着热爱的事业,却受制于生活所迫,徒有一腔热情。正如“教练”米奇所言,“你有天分成为出色拳手,却去帮二流高利贷打人收账。”
当洛奇在拳场上被拳王打得鼻青眼肿,却仍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足足撑满15回合时,我们激动得泪流满面,连连拍手叫好!
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我们已完全代入了角色。洛奇这个人物是那么贴近生活,真实可信,让人动容。
记忆最深的是,洛奇在比赛前所说的:
“我输了这场也无所谓,他劈开我的头也无所谓。我只想好好打一场,坚持到最后。跟奎迪比赛,从来没人能撑到最后。如果我能,当钟声响起,而我还站着,那将会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证明:我不是废柴。”
或许《洛奇》之所以能那么受人喜爱,就在于它肯定了坚持梦想和努力拼搏的价值,我们总是容易被它点燃激情。“重要的不是你能击打多重,而是你能挨多重的击打,并且坚持向前!”
如今《洛奇》系列已经拍了6部,1976年到1991年,再跳跃到2006年,史泰龙在成长,也把他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影片中。如今70岁史泰龙已不再是那个热血青年,但40年前他在《洛奇》中的表现依旧让人看着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