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的文章触动心弦,字字诛心仿佛看到许多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
想起黑暗的高中三年,最终与重点高校失之交臂的巨大落差,大学时代一篇关于强迫症的文章踏上心理学的探寻之路......正如武志红老师对该文的点评:“除了培养你有用,剥夺了其他一切正常需求”,这恐怕是许多“好孩子”宿命的悲哀。
直到真正踏入社会,才恍然发现,自己除了父母引以为荣的成绩,几乎一无所有,人际适应不良,情绪表达障碍,甚至性情内向、自卑,缺乏幸福感、意义感,久而久之连唯一的标签“优秀”也会被现实击得粉碎,那些为了达到长辈要求吃下的苦显得那么苍白,对于生活原来只剩无所适从......
于是,很多这样的“好孩子”会迎来迟到的“叛逆期”,在成年以后拉开与父母“战争”的序幕,从抱怨到声讨也许不尽相同,但都是想为自己的痛苦找一个出口,也许更是对自己这么努力却无法过得好的叩问,到底哪里出了错,其实我们想知道。
可是这种形式的追问往往无功而返,父母一般从愤怒到茫然,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更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整个过程会演变成无休止的互相指责互不理解亲子关系降到冰点。
一场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拉锯战除了一开始让“好孩子”获得一点压抑情绪的释放外,只会演变成泥沼一般新的束缚。过去为了让父母满意一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或者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长大了声讨父母毁了自己的成长乃至人生,却只能继续停留在这样的困境中,就算声讨无果终于放弃,仍无法走出过去的影响,就像文中已与父母断绝联系12年的留学生,本具备各种优秀的素质和才华却仍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时时痛苦失落。
我也是在本职工作有所建树,业余接触心理学从健康心理咨询到自杀危机干预许多领域,经历了涅槃重生的成长、见证了形形色色人们的心路历程之后才终于明白,声讨父辈的教养错误或许为我们的痛苦咬开了口子,却无法带来真正的解脱。
为什么父母不承认他们用错了方法,造成了伤害,而我们除了小时候被动“受害”的委屈,大了要个“交代”的执念,不惜“决裂”的失望,甚而至于变得抑郁,放弃生命的悲惨例证于我们真正的人生而言究竟有多大意义?
看一下下面这段话,也许有些启发:
在有些人的想象里,“了解自己”是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在长大的过程中,从未有人教过他们该如何了解自己,甚至都没有人提过这样的概念——我们的上一代大多都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理解他们自己。一对不了解自己的父母,恐怕也无法教孩子如何了解自己。一个人的关系模式、价值观、内在信念、主要情绪……这些所有内容,都和家族遗传息息相关——因为你祖先是这样的,所以你父母是那样的,所以你的被抚养方式就是这样的,你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就是那样的。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一直没有学会“了解自己”这门功课,没有经常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那么几乎不会有意外的,你很大可能就会成为命中注定的样子。
所以,在父母那里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无论是你想象中应该有的父母的“幡然悔悟”,还是赐予你一个全新的生命历程,他们这样活了一生,只会用他们认知里“对”的方式来教育你,你的生命来自于他们,也将传承他们身上的优势与局限,但,这不是故事的最终。
今天的你,已经长大成人,无论过去有多少错误与伤害,现在,你都有了选择继续承受还是重新开始的能力,不再与命运较劲是你对自己最大的宽容。记住,不是说那些教育方式正确无误,只是,你无法在错误中找到答案,但你完全可以为自己书写一个不一样的后文,而且于家族而言你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你必须打破旧有的链条,如果今后你有孩子,你有义务不让你的孩子走你的老路,那么一直执着的向父母声讨的你与童年时一直用错误方式教养你的父母有什么区别呢,同样都活在自己的执念中,你越是抗拒,就与你的父母越像,你用他们教的模式与他们相处,与周围的人相处,你甚至意识不到,你高喊着他们的错误,却活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有怎样的父母亲人生存环境教养模式,就像《觉者》里面,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打的比方,你的人生就像打牌,你的底牌就是你命运的起点,无法选择,但怎样打这铺牌由你决定。与其把时间花在纠结底牌怎么这么差上,不如想想有什么办法变废为宝,何况,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一铺牌,如果你的眼睛一直盯着不好的一面,无论是习惯使然还是心念难转,只会浪费创造有价值生命的宝贵时间。
每当我纠缠在痛苦中时,妈妈总喜欢念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前我怀着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极大愤怒,所以当她这样劝诫我时,我总觉得她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不负责任,从没听进去。
今天我终于懂,即便父母无法理解我们口中的“错误”,但在无数次“交锋”之后,他们起码明白,我们想有自己的活法,哪怕他们不理解,哪怕是他们担心的“弯路”,既然我们要踏上他们无法理解的路,自然他们也不知道要如何教我们走。
也许他们不是有“见识”的父母,不懂心理学,不懂情商,但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尽了力,哪怕错了,伤害了我们,最终他们会怀着担心放手,也希望我们放开过去重新开始,虽然这开始是在过去错误的基础上,虽然我们“拨乱反正”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因为很多东西像烙印,很多影响会持续,可是如果你还没放弃自己的人生,还有憧憬,不再纠缠过去的错误,与命运和解已经是最好的办法。
海灵格曾说过:”当我们抱怨我们的现状,并控诉他人要为我们的经历负责时,我们就失去了爱的能力,并且枯竭了我们的生命之井。倘若你接纳你的生命和这个世界的本来的样子,倘若你带着信任与喜悦而臣服于你的实相,你的生命就会属于你,这个世界亦然。”
如果有一天你终于决定接受现实,接纳那些痛苦的经历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并没有所谓“更好的路,更好的父母”,那么,接下来,去学习吧,不只是专业知识,去学一些人生真正的道理,那些也许你的父母都未曾了解的,或许是哲学、心理学,或许是佛学,又或许就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五千年文明里沉淀下来的大智慧......这些会帮助你找到内心缺失的价值感,虽然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
然后,某一天,也许你会像我经历的一样,一个伙伴,她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与你以往的朋友都不一样,她活得充满朝气,尽管一开始在你眼里是霸道张扬不顾他人感受有点反感,但当她对你说:“你这样,不开心,自己的感受很重要......”,你才开始把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明白在你的成长中缺失的原来是“自我”,你的父母同样没有这个“自我”。
他们拘谨的活着,也限制着你生命的活力,他们没有“界限感”,侵犯着你的“领域”,于是你们“共生”,心理发展水平很低。通过所谓的“付出”,强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没有勇气自己追求想要的生活。“我这都是为了你”如咒语般在家庭里蔓延,于是你的亲密关系也复制这样的模式......
打破它,打破这个魔咒,你可以从喜欢的一顿饭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唤醒你本该昂扬的生命力。当你开始爱自己,便是建立自我界限修复人际关系模式的时机。慢慢的,你也会学会真正尊重别人的需求,把别人也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便是你走出成长过程中束缚的时机。这个过程是在重建幼时就该建立良好的关系模式,就是通常说的安全感。无论是生活中的自我救赎还是选择心理咨询,关系是疗愈的关键。
只有当你在良好关系中获得这份安定,你的天赋才真正有了开启的可能。那么,从前父母逼你学习,逼你考第一累积的“技术”实力会开始彰显,你仍然是个优秀的人,只是遇到点障碍没发挥出来,咱们修正一下就好。没有白走的路,一切是最好的安排,不要怪岁月残忍,它其实温柔了你。
有一天,上面提到的这个伙伴突然骄傲的引用了北大才女的一段话赞叹她爸对她的教育方式: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 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她是幸运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另外两个闺蜜有着更坎坷的成长路,不似“好孩子”的“过度关爱”,而是半“遗弃”甚至“遗弃”模式,她们一个走上了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是成功人士,“阅人无数”,一个爱好占星,看了无数星盘,都获得了疗愈,但仍在“修正”的历程中。
当你看过无数的“命运”,便不会再那么执念自己那点“苦”了,唐僧师徒都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生而为人,更像是在“历劫”,活着就是一场修行。最后,把卓别林的《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和纪伯伦的《论孩子》送给你,愿我们都能成为想要的样子......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是多么的无礼,就算我知道,时机并不成熟,那人也还没有做好准备,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尊重』。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如今,我称之为『成熟』。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才明白,我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由此我得以平静。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自信』。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韵律。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单纯』。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从前我把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自爱』。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总想着要永远正确,不犯错误。我今天明白了,这叫做『谦逊』。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现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地,如此日复一日。这就叫『完美』。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明白,我的思虑让我变得贫乏和病态,但当我唤起了心灵的力量,理智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伙伴,这种组合我称之为,『心的智慧』。
我们无须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矛盾和问题,因为即使星星有时也会碰在一起,形成新的世界,今天我明白,这就是『生命』!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