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调是观察者模式的简单形式。
观察者模式也就是将回调上升到设计模式的理论高度上了而已。
2、单例模式
ImageLoader、LayoutInflater
3、适配器模式
ListView的adapter
4、建造者模式
AlertDialog.Builder
Glide.with(this).load(url).into(iv_demo);
5、观察者模式
BaseAdapter调用notifyDataSetChanged更新数据,内部实现是观察者模式
BroadcaseReceiver
6、享元模式
Message
避免创建大量对象
7、职责链模式
事件分发、有序广播
请求者与处理者解耦,但是遍历太多会影响性能
8、策略模式
属性动画中的时间插值器
返回值解析为例,传入什么样的解析器,就可以把二进制数据转换成什么格式的数据,比如String、Json、XML。
主要用来分离算法,在相同的行为抽象下有不同的具体实现策略,展示了开闭原则
9、代理模式
ActivityManagerProxy代理了AMS,实质为远程代理,前者内部通过binder与AMS跨进程通信
分为静态、动态,静态代理是一种委托机制
而动态代理通过InvocationHandler,利用反射机制实现
10、组合模式
view和viewGroupd的嵌套组合
11、简单工厂
简单工厂模式的工厂类一般是使用静态方法,通过接收的参数的不同来返回不同的对象实例。
不修改代码的话,是无法扩展的。
工厂方法模式
BitmapFactory了,通过各种decodeXXX()就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Bitmap对象,
12、抽象工厂模式
13、原型模式
ArrayList实现了cloneable接口
深拷贝、浅拷贝
14、模板方法模式
AysncTask、activity生命周期方法等等很多都是
模板方法模式的使用场景也是一句话:流程确定,具体实现细节由子类完成。
15、装饰模式
contextWrapper
装饰模式意在扩展,而代理意在控制访问
16、迭代模式
List、Map、Cursor
支持以不同的方式去遍历一个容器对象
17、外观模式
context,封装了很多重要的操作,只是一个定义了很多接口的抽象类
18、中介者模式
主板相对于CPU/显卡、内存就是中介
三个基本特征:封装,继承,多态;
五个基本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最好只做一件事,只有一个引起它的变化。单一职责原则可以看做是低耦合、高内聚在面向原则上的引申,以提高内聚性来减少引起变化的原因。如下面计算器例子里面,加减乘除各一个类:
2、开放封闭原则(OCP):软件的功能应该是可扩展的,而尽可能的不修改。因为修改程序有可能会对原来的程序造成错误。不能修改,但是可以添加功能,尽可能的在外边添加新的类,如上面计算器的项目一样。对于要添加的功能就添加一个类,然后只修改下面的switch就可以了。
3、Liskov替换原则(LSP):子类必须能够替换基类。这一思想体现为对继承机制的约束规范,只有子类能够替换基类时,才能保证运行期内识别子类,这是保证继承复用的基础。如上例JisuanQi jsp=new Add(n1,n2);即:子类可以代替换父类,而父类不可以替换子类。
4、依赖倒置原则:依赖于抽象,具体来说就是,高层模块不依赖底层模块,二者都通依赖于抽象。抽象不依赖于具体,而具体依赖于抽象。模块间的依赖是通过抽象发生,实现类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依赖关系,其依赖关系是通过接口或抽象类产生的;接口或抽象类不依赖于实现类;实现类依赖于接口和抽象类。采用依赖倒置原则可以减少类间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并发引起的风险,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5、接口隔离原则:使用多个小的专门的接口,而不要使用一个大的总接口。就是每一个接口都执行一个专门的功能,用什么调什么。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还可以降低类间的耦合性。提高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