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现代人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每天的事情太多,忙碌了一整天,临睡时盘点发现总是做不完,于是第二天,带着一颗焦虑的心接着忙。我们不妨停下来,先分析一下自己的“忙”。
l是否在用行为上的“忙”掩盖思维上的“懒”?
这个问题,只能在静下来的时候问问自己了,答案一定是明了的。如果我们的上司或者协作部门交代给一份工作任务,是否做了诸如这样的思考:这个工作任务的目的是什么?预计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完成目标大概可以有几种解决方案?是否公司交代的这个任务是完成任务目标的比较可行的方案....
如果还没有思考就开始执行了,过程很可能是比较坎坷与纠结的,可能过程很努力,但因为努力的方向错误而前功尽弃。
现代的工作方式,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很多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团队成员,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修订,可能最后出来的结果与原来预想的偏差非常大。因此,我们需要停下来,对工作任务先做一个系统性的分析,然后再开始行动,还需要边行动,边沟通以便不断调整,避免不经思考的,闭着眼睛一个人使劲干的“瞎忙”。
l把平时的功夫下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
我们经常说的工作四象限,即把工作按照“重要”与“紧急”二个维度来划分,重要与紧急的事情是要优先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不用处理。而我们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是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和第三象限紧急不重要的这二种类型的工作所充斥着。
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为“紧急”的原因而让人产生“重要”的错觉,实际上对自己的意义不大。遇到这种情况,要学会理性拒绝或者延迟满足的能力。
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是对未来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这有点提前储备能力或者防患于未然的意思,但会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变得更加有条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体会到工作深层蕴含的乐趣,这种乐趣源于积极工作本身带来的,而非外界的赋予(例如,上司的赞许),会带来长久性的满足感,乐享其中,所谓的有趣的工作,也许在于此吧。
l善于运用工具
上述说的二点,思维层面的东西多一些,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善于运用工具。互联网时代,找到一款合适的办公工具不是件难事。在寻找工具之前,需要分析一下自己身处于一个什么类型的公司,日常的工作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的。
比如,在软件公司,如果在传统的软件公司,任务是事先定义清楚的,项目边界已经被早早的定义好,过程中变动不大。如果在一个互联网公司,产品生产的方式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新的问题总是不断的涌现,无法定义一个静态的版本,那么一款基于沟通+任务型的软件就是这类企业工作管理的必备良器了。总而言之,好马配好鞍,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