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华佗的名声最大,医术却在他的家里排行老三。
连魏文帝曹丕听了都不信:“为什么你的名声还比他们大呢?”华佗倒实在,坦言道:“术业有专攻,我们三兄弟针对医术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也各有所长。但医术最高明的是大哥,其次是二哥,最差的是我。大哥治病,讲究防患于未然,在一般人还没发觉生病的时候,他就铲除了病因。二哥专长于发病之初,病症不明显,一般人自以为是轻症。我治病于最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起死回生的例子,自然以为我最厉害,还帮我撺掇出神医的名声来了。”
对于关照我们身体的人,一般人都有这样错误的认知,那么关照一个人的成长,我们又有哪些灯下黑的错误行径呢?克劳迪娅·M·戈尔德著的《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准确地把脉道:
“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在一个充满鼓励和轻松的氛围中成长,而总是被贴上各种问题标签。人们总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这是对孩子感情的一种镇压,会给孩子的未来留下巨大的隐患。”普通人以为能治重病的才是神医,我们以为能纠正孩子的行为问题才是好教育。
身为医学博士、美国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儿科医生,作者克劳迪娅·M·戈尔德倒是有着华佗一样的觉悟,他提倡采用一种预防的模式来关注儿童精神健康。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倾听,加强和稳固亲子间的情感关系。让我们能够把自己从控制行为的迫切需求中解放出来,能够把行为看做一种交流方式,帮助孩子和自己度过难关,从疗愈中共同成长,培养出具有心理弹性和真实自我的下一代。
为什么倾听被作者奉为健康育儿的圭臬?因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作为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被了解和理解。世界如此缤纷,每一个人都是夏娃捏出的具有独特因子的泥坯子。在不了解他特性的前提下,如何谈教育呢?这也是医生在行医之前都需要望闻问切一样,倾听就是给孩子、给自己、给彼此一个了解的时间和空间。
戈尔德虽然从事普通儿科和行为儿科25年,但不拘泥于对儿童身体的关注,更倾向于儿童心理健康。因此,全书也较多基于心理学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的观点。比如观点一从“足够好的母亲”的角度肯定父母对于育儿的天赋和能力。温尼科特认为:母亲在这项基本职能中总能有足够好的表现,任何不承认这个事实的理论都不可接受。另一个观点是对真我的探求。戈尔德鼓励父母和孩子之间,通过倾听,释放自我,让环境包裹下的真心在情感交流中自然流淌。
在《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戈尔德在第一篇的四个章节里重点分析了倾听的价值,它怎么被忽视,被哪些因素所取代,进而对孩子的叛逆与失控形成了一种社会化的偏见。在第二篇的六个章节里重点剖析了如何正确地倾听:
1、倾听,越早越好。
孩子,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被了解。对于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健康的儿童比修复一个破碎的成人更容易。这与治病的原理一样,最好的治疗就是锻炼身体。最好的倾听,就是从婴儿阶段开始了解自己的孩子。亲子互动的质量会让大脑逐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压力反应、思考能力和社交能力。
2、通过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并教会孩子管理情绪。
父母是最初的精神建筑家。当孩子正处于悲伤、焦虑或过激行为之中时,父母的“镇定自若”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照顾者能够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而不是行为本身做出回应时,孩子就可以学会情绪管理,而且心理健康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3、尊重倾听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戈尔德提出父母及孩子周边的成人需要被倾听,才有机会倾听孩子。在丹麦,人们重视并保护不用带孩子的自由时间,美国的母亲平均每天只有36分钟的时间属于自己。这一点,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职场妈妈们也非常重要。拥有一个孩子之外的独立世界,是为了有更好的心境和心情来倾听和呵护孩子。
4、倾听悲伤后的故事,让不确定性自然流淌。
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提供建议,让人快速解决问题,这种文化并不鼓励人花费时间去听完整个故事。然而,正如莎士比亚说: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向负荷过重的心窃窃私语而令其破碎。戈尔德认为:想要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感受方式。为宣泄悲伤提供时间和空间,当右脑的情感区域保持活跃时,就能鼓励我们采取这些改变。
约翰·鲍比在著作《安全基地》中,准确表达了倾听在育儿上的独特价值:一个得到关心和倾听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独立自强的人,对世界勇于探索,善于与他人合作,即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偶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