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村子不大,且距离公路较远,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机器的轰鸣,小村非常的静谧,时常有鸡犬之声相闻。
老家的院子在小村的东南角儿,自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养鸡的习惯,那时候,家里的鸡蛋很少自己吃,都是用来换钱的,除非来了客人。
那时候,对鸡蛋看的很紧,每天早起,母亲都会打开鸡窝的小口(仅容一只鸡通过),一只鸡一只鸡的检查,数一数今天应该下几只鸡蛋。到了晚上,再数一数今天实际收了几只蛋。
如果实际收到的数量不够,第二天就开始查找原因,看看是不是有哪只鸡把蛋生到了别人家。对那些丢蛋的母鸡,就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圈禁。
那时,我还在上小学,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小知识,说是把碎纸片拌入鸡食里面可以提高母鸡的产蛋量,于是,我就把废报纸撕碎了照做,你还别说,好像真的管用呢!
每只母鸡下完蛋,都会出来咯哒咯哒的报喜,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撒一把粮食作为奖赏,其他不下蛋的鸡如果不知趣的来抢吃,就会被母亲骂着赶走。
每到夏天的时候,成年的母鸡之中,就会出现“老窝鸡”,我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反正就是这个读音,就是这只母鸡想当妈妈了,特征很明显,就是这只母鸡经常占住下蛋的窝,但是不下蛋,时常发出咯咯咯咯的叫声,有的还会啄前来下蛋的其他母鸡。
如果正好需要孵小鸡的时候,这只母鸡就会被捉来重用,像孕妇一样被好吃好喝的照料。如果不需要,这只鸡就会被惩罚和各种土办法来治愈,我们需要她继续下蛋,而不是天天占窝,还影响别的鸡下蛋。最常见土办法是灌醋,还有扔水坑里,不过,这些办法好像都不怎么奏效。
老母鸡率领一窝小鸡出行的时候,那场面真是壮观。那母鸡耀武扬威的,整个天下就只有她最厉害,唯我独尊。这时候的母鸡也是很凶的,谁要是敢动她的宝宝,立马就竖起脖子上的毛,时刻准备战斗。
这时候的母鸡妈妈,受到特殊的优待,允许近屋子,率领一帮鸡宝宝,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尤其是下小雨的时候,更是可爱的不得了,一群小鸡宝宝纷纷钻到母亲的肚子、翅膀下面,偶尔露出小小的脑袋,还有的爬到母鸡的背上,更有调皮的家伙,用嘴吊住妈妈的冠子荡秋千。
我们家的鸡一直都是吃粮食和剩饭菜,还有门外土坡上、河沟里的小虫子等等,从来也没有吃过什么饲料。
我上班的小城市距离老家也就五十公里,儿子从小就吃爷爷奶奶养的土鸡蛋,直到现在上了大学,父亲也还是保留了养鸡的习惯,还会经常把土鸡蛋给我留着。
岳母经常对儿子说,小子,你上清华有你爷爷奶奶土鸡蛋的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