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之后,为什么是自我心理学兴起?

相对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将目光从神经官能症患者转向了我们正常人群,自我心理学使得精神分析更具有了普适性。

关注儿童精神分析以及深入分析防御的安娜·弗洛伊德;打破冲突造就成长,强调婴儿出生自带潜能可无冲突适应发展的哈特曼;研究在育婴堂遭遗弃婴儿因缺乏情感关爱而导致精神迟滞的斯皮茨,提出力比多客体及通过母婴互动而让婴儿自然获得心理成长发展;提出分离个体化的马勒;修正本能驱力的伊迪斯·雅各布森。

自我心理学学者们在理论发展过程中,一致性的将目光放到人之初的婴幼儿时期,通过研究母婴互动、抱持的环境、情感饥饿等等,揭示了自我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也因此开启了对养育者及抚养方式的讨论。


本来应该写个具体的论述的,但这章要做课件分享,就不详细展开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