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是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玄之又玄的过程,似乎没人能够把它描述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到赖声川做到了。虽然现在的自己也无法完全领会书中的真谛,但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赖声川老师对整个创意的起源、过程、困难与终点都有非常深刻的洞察,以至于可以用如此精炼深刻的语言来进行归纳。不夸张的说,把这本书中的随便几章单独拿出来,加些例子就可以成为另一本非常优秀的书。这是一本可以常读常新的书,我给它打五星!
创意是什么?
创意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创意的神秘欲望,以及寻找表达欲望方式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欲望的涌现及表达欲望的方式,构想与执行,灵感与创作,创与作。
换句话说,创意就是出一个题目,然后解这个题目。出题需要创意,解题也需要,这就是智慧和方法的划分。题目的解答一定基于出题的思维高度。创意真正的深度在于题目本身的拟定过程。题目的拟定不是通过脑力联系就可以加强的,是一个人本身深度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欲望的问题和智慧的问题。
超凡的智慧能够提出超凡的问题,超凡的方法能够做出超凡的解法。水涨船高,题目越难,解题的方法就越难,风险跟着加大,成功的概率减少,而一旦成功,所带来的收获也跟着一样超凡。反过来说,创意题目简单,挑战不大,收获也有限。智慧决定了创意人为自己设定创意题目的深度及挑战大小。方法决定创意人解题的效率,也决定创意人解题的创意。
那怎么获得引发创意的灵感呢?
灵感从何而来?很多人说是上天的恩赐,它就突然在脑海中乍现。这是一种潜意识或者超意识的东西,往往在阅历中不断积累,然后突然一个契机扳动了扳机,把零碎的档案重新整理到一个新的档案袋,一切都串联在了一起。提升创意就需要不断丰富我们脑海中的资料库,去观察去体验,然后找到启动创意的开关,回味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
创意是跨越界限的能力,智慧是看到更多可能性的能力。如果我们活在既定格式之中,这两种能力都受到限制,智慧没有空间展开,创意没有机会施展。但并不是活在格子里就没有希望,而是要认清创意的自由本质,智慧在创意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智慧的取得是一种内在学习的机会,无论在何处,都有学习智慧的潜在机会,这就是创意培训的基础。
那为什么大部分人都缺乏创意呢?
创意有三毒:经验、习性、动机。
人生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积累。经验是创意之毒。走泥泞的道路,鞋上积累泥巴,我们积累教训、成功、财富、债务、伤痕……我们可曾问过自己,到底在积累什么?我们又持什么态度?可以是无动于衷,也可以是愤怒、无奈、无法完成的野心、亦或是对别人的怒气,也可以是善念、善德。这都是人生选择,但我们经常积累而不自知,而自己到后来并没有选择的权力。
习性是创意三毒中最强大的敌人。成功人士因为有强烈的习性,反复做出成功的判断和决定,反之这些习性也可能成为他们失败的理由。时代变了,如果用同样的方式反应,可能就会做出致命的错误判断。僵硬的模式和自由联想的模式都可能让人做出严重的错误判断。
动机是创意另一毒,创意人甘愿被一些不知名的力量推动者,这就是动机,可能看不清楚,成了你潜在的自动驾驶状态。这往往是潜伏在人性冰山下的罪魁祸首。
经验、习性、动机让人进入自动化状态,于是经验的积累没有形成智慧的积累,反而积累了身体和心中的脂肪。操控对经验的反应正是习性,习性背后隐藏着很少被注意到但极为重要的动机。这三种创意之毒会让生活转入固定模式,让自己越发僵化。我们要找到方法,让屏蔽创意的三毒转变成造就创意的三智慧。
那我们怎么破除三毒,更好地激发创意呢?
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心智模式来看这世界。一个人不能积累智慧主要因为他不懂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习性和经验。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到多少,决定在心。
创意需要用新鲜的看法,超越习性的看法,和创意源泉直接沟通。
打通心灵的障碍,需要拆掉杂物,弱化概念,撕掉标签,重新定义事物之间的关系。标签化让我们对事物迅速分类,不至于杂乱无序,但标签让我们给事物做出唯一的定论,对创造力是绝对的障碍。在观察判断事物前要尽可能还原事物本源,悬置概念,不受限于固定的意义和期待,去掉惯性概念,同时尽可能放下自己。放下自己是很难的,但是只有放下自己才能看清事物的原貌,而不是被自己心中早已贴好的标签妄下评论。
金庸说过他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构思角色是什么背景、什么性格和风格,等想完角色完成之后,可能不需要太多的构思,剧情自己就会在脑海中跑起来。这就是导因,不导果。我们要洞察万事的因果和内在规律,多在因上努力,一些创意元素可能就顺理成章地进入我们的脑海。
看清了事物的原貌也找到了内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经验、习性和动机。
我们还可以将三毒转化为创意的源泉
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我们可以转化自己的经验,转化经验主要依赖于改造习性,而改造习性最快的方式就是转化动机。于是找寻动机就成了重要的突破点。
找寻动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真正重要的问题都要向内心发问。当我们开始问自己问题,怀疑自己一切所作所为,就是智慧萌生的开始。不断逼问自己,像一把尖刀直切创意过程,剖开自己的心,也可以更容易剖开自己的创意作品,看到背后的原因,以及创意过程中诸多选择与判断背后的基本原理,这是非常珍贵的。这需要勇气来克服恐惧。社会是由恐惧推动的,艺术也是由恐惧推动的。一步步检查动机,一环环释放内心空间。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敏感度。敏感度决定感受经验的浓度,深深影响我们体验人生的方式。不同敏感度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中,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于是他们也得到完全不同的经验。强烈的敏感带来丰富的经验,如何把经验转化为更深的意义和创作又回到了智慧上。
最后,回到动机
最后我们会发现,动机分为利己和利他。检查动机最终就是检查我们的自私指数。一个人创意的终极成就往往取决于他能够将动机多大程度转向利他。尽可能审视自己,揭露自己做任何事的动机,这是走向智慧的道路。
创意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创意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最终还要回到我们的创作动机。动机可以限制我们,也可以解放我们。选择在于自己,改变道路最快的方式是改变目的地,目的地在哪里?关键在源头,上游的一切经营好了,下游问题才能解决。
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创意潜能。我们都生而具有不可思议的创意能力。渐渐开发而不荒废它,才是活在世界上最完整的见证。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艺术家都只是搅动或倒出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