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9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6月13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时刻要保持对“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的清醒和坚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群众路线是生命线。陈云同志说:“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这质朴而深刻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回顾陈云同志的一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他都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为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殚精竭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受命主持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统筹各方力量稳定金融物价,从经济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给百姓生活带来了稳定与希望。我们应学习陈云同志,建立常态化的群众沟通机制,定期开展基层走访活动,主动倾听群众心声,让群众随时有渠道表达诉求,切实把人民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

       开放合作需群众路线。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政治定力。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厚植为民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比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无数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最终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目标,让广大贫困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正是坚定人民立场的生动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应组织开展群众立场专题培训,强化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理论的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实地体验等方式,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对人民立场的理解,使其在工作决策与执行中,自觉以群众利益为导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实事求是调研为民。陈云同志提炼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同时,要注重政策的落实和反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各项工作真正惠及群众。例如在一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群众需求,反复论证改造方案,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利益诉求,使得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居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应建立调研成果跟踪评估机制,对调研后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持续跟踪其实施效果,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定期对成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优化,保障调研成果能够切实转化为改善群众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 。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来自伟大人民。要时刻以纪念陈云同志诞辰 120 周年为契机,从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让人民群众在党的奋斗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