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读后感

将近半年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大秦帝国》,置身茫茫历史长河之中,说自己是沧海一粟都太高看自己了。

小说从战国初期积贫积弱的秦国说起。开始的裂变篇,年轻的孝公与卫鞅君臣同心,变法图强,短短二三十年时间,秦国从一个末流战国到打败不可一世的战国初期绝对霸主魏国,山东六国震动,天下震动,秦国因此而得虎狼称号,可以说是战国的一部屌丝逆袭史。

本人最喜欢的是纵横篇,张仪苏秦哥俩视天下为棋盘,以六国为棋子,纵横捭阖,两张利口可抵百万大军。此等人物,虽千年也难遇。

金戈铁马篇,孤儿寡母带领下的秦国,东出函谷拓地千里。战神白起兵锋所指,焚夷陵屠长平,令六国谈白色变,自此,直到始皇帝统一天下,六国再也没有反抗之力。比较感兴趣的是,昭襄王嬴稷可以说是隐忍派的代表人物了,能够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听政而不亲政,简直神龟级别了。

阳谋春秋篇,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两代庸主守成而已,幸运的是他们有个好子孙。从灭韩开始,短短十年时间便统一六国,结束五百余年的春秋战国。安定南海北却匈奴,南海四郡在秦末也没有进入战乱,并在此后的两千余年与华夏融合,从未分裂,匈奴十余年不敢南下牧马,于华夏而言,此等赫赫功勋谁能否认?建长城修直道驰道,郑国渠灵渠都江堰等等一系列如此伟大的工程,出自两千多年前的一代君王之手,各位可以想象一下。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华两年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统一度量衡、文字等制度,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如此巍巍帝国却在始皇帝死后三年便轰然崩塌,实在令人惋惜。

而扶苏蒙恬被害,胡亥篡位,也是后人最喜欢假设的历史话题之一,假若扶苏继位,宽政缓刑与民休息,历史又会如何走向,华夏又会有何种命运呢?

以上只是本人对于此小说的一点看法,文笔粗糙,望轻喷。再者,既然是小说,必然有与历史不符之处,各位看官也不必纠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