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与糖同舟

第三章:顾问合约

苏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邮件,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已经五分钟了。

「诚挚邀请苏糖女士担任顾氏味业新品开发顾问,为期三个月,报酬丰厚。详情请见附件合同。」

发件人:顾沉舟。

她点开附件,看到报酬数字时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这相当于她半年的收入,而工作内容看起来并不复杂——每周参加两次产品试吃会,提供改进建议。

手机震动起来,林小满的信息跳出来:「周五聚餐别忘了!陈晨说他男朋友超帅!」

苏糖咬着下唇回复:「你说顾沉舟为什么突然找我当顾问?」

三秒钟后,电话直接打了过来。

"他找你干嘛?"林小满的声音高了八度。

"新产品顾问,报酬高得离谱。"苏糖转着手中的笔,"你觉得我该接受吗?"

"当然不!"林小满斩钉截铁,"这明显是个陷阱!先用金钱诱惑你,然后...然后..."

"然后什么?"

"我也不知道!"林小满理直气壮,"但五年前他不告而别,现在突然回来给你送钱,能安什么好心?"

苏糖望向窗外。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窗台上那盆迷迭香上——那是大学时她和顾沉舟一起种的,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五年。

"我觉得..."苏糖慢慢说,"我应该接受。"

"苏糖!"

"听我说完,"苏糖打断闺蜜的尖叫,"首先,这笔钱能解决我下半年的房租问题;其次,和顾氏合作能大大提升我的业内知名度;最后..."她停顿了一下,"我想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确定不是因为还喜欢他?"

"当然不是!"苏糖回答得太快,反而显得可疑,"纯粹是职业考虑。"

挂断电话后,苏糖给顾沉舟回了邮件表示接受邀约,并约好第二天上午十点去顾氏大厦签合同。发完邮件,她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顾沉舟的社交媒体主页——几乎全是商业转发,没有一条私人动态。唯一一张带人像的照片是去年在纽约的行业峰会上,顾沉舟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一群中年企业家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又耀眼夺目。

第二天早晨,苏糖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到达顾氏大厦。前台小姐这次直接微笑着为她刷卡:"顾总已经在28楼等您了。"

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苏糖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衣领。今天她穿了一件浅蓝色衬衫和米色西装裤,比上次正式但又不失亲和力——完美符合"专业顾问"的形象。

会议室里不止顾沉舟一个人。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男人,眉眼和顾沉舟有几分相似,但气质更张扬,西装外套随意地搭在肩上,领带也没系紧。

"苏小姐,准时得令人敬佩。"顾沉舟站起身,"这是我堂弟顾明辉,市场部副总监。"

"久仰大名!"顾明辉热情地上前握手,"我女朋友可喜欢你的视频了,特别是那个'十分钟早餐'系列。"

苏糖礼貌地微笑:"谢谢支持。"

顾明辉转向顾沉舟:"哥,你从哪挖来这么漂亮的顾问?眼光不错啊!"他语气轻快,但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带着探究的意味。

顾沉舟面无表情地递过一份文件:"合同。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在提出来。"

苏糖仔细阅读了每一条款——出乎意料,合同非常公平,没有任何陷阱。她在签名处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抬头时发现顾沉舟正盯着她手中的钢笔。

那是他毕业时送她的礼物,一支万宝龙的学生系列,笔帽上刻着她的名字缩写。

"你还留着它。"顾沉舟轻声说,更像陈述而非疑问。

苏糖下意识地把笔攥紧:"挺好用的。"

顾明辉看看表:"抱歉打断你们的...叙旧。我十点半还有个会,先走了。"他冲苏糖眨眨眼,"期待和您合作,苏顾问。"

会议室门关上后,空气突然变得凝重起来。顾沉舟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们即将推出的新产品线资料,今天可以先熟悉一下。明天上午十点,研发部有第一次试吃会。"

苏糖接过文件夹,指尖不小心碰到顾沉舟的手背,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来。她低头翻看资料,发现是系列调味酱,主打"家的味道"概念。

"有意思,"她指着其中一页,"但这个黑松露酱定位太高档了,和'家的味道'不太搭。"

顾沉舟挑眉:"你有什么建议?"

"换成菌菇酱,"苏糖不假思索,"用三种常见蘑菇加一点香料,成本低但味道层次丰富,更适合家庭使用。"

顾沉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明天试吃会上可以讨论。"

签完合同后,顾沉舟亲自送苏糖到电梯口。等电梯的时候,苏糖忍不住问:"为什么选我?顾氏完全可以找更知名的美食评论家。"

电梯"叮"的一声到了。顾沉舟看着她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扬:"因为没人比你更懂'家的味道',苏顾问。"

这句话在苏糖脑海里回荡了一整天。

第二天上午的试吃会异常热闹。研发部十几号人围坐在长桌旁,面前摆着二十多种调味酱样品。顾沉舟坐在主位,苏糖被安排在右侧第一个座位——这个位置显然经过精心安排。

"今天主要讨论秋季新品的最终配方,"研发总监李工开场,"特别是这款黑松露酱,已经调整了三次..."

"抱歉打断,"苏糖举起手,"我建议考虑换成综合菌菇酱。"

会议室安静下来。李工皱眉:"但黑松露是高端食材,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但也拉高了售价,"苏糖翻开昨天准备的笔记,"我做了一个小调查,75%的消费者认为黑松露'华而不实',而菌菇酱在盲测中接受度高出30%。"

顾沉舟接过她的资料浏览了一遍:"数据很充分。李工,你怎么看?"

"理论上是可行,但..."李工犹豫道,"我们已经为黑松露酱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

"商业决策不能感情用事。"顾沉舟一锤定音,"按苏顾问的建议,开发菌菇酱样品,下周重新评估。"

会议继续进行,苏糖和研发团队就各种配方争论不休。她坚持认为辣酱应该减少糖分,而李工则强调甜味能中和辣感。争论越来越激烈,苏糖甚至站起来在白板上画起了口味平衡图。

"你看,"她激动地指着图表,"甜味在这里形成峰值,完全掩盖了辣椒的层次感!应该让辣味有个渐进的过程..."

"但中国消费者普遍偏好甜辣口味!"李工反驳。

"那是因为他们没尝过更好的!"苏糖脱口而出,然后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赶紧补充,"我是说,可以教育市场..."

会议室突然安静得可怕。苏糖尴尬地看向顾沉舟,却发现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我赞同苏顾问的观点。"顾沉舟合上笔记本,"做两个版本,下周盲测。"

会议结束后,其他人陆续离开。苏糖收拾资料时,一张泛黄的纸从文件夹里滑落。她弯腰捡起,发现是一份手写食谱——她五年前的字迹。

「顾沉舟专属辣酱改良版:辣椒减少10%,加一小撮肉桂粉,静置三天后味道最佳...」

纸张边缘已经磨损,但被透明胶带精心保护着。苏糖的心脏突然跳得厉害。

"看来你找到了我的秘密武器。"顾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接过那张纸,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什么珍宝,"这些年试过无数辣酱配方,都不如这个。"

苏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记忆中的顾沉舟是个完美主义者,从不会对任何不够专业的东西妥协。而这张幼稚的手写食谱,显然不符合他的标准。

"明天见,苏顾问。"顾沉舟把食谱放回西装内袋,转身离开前又补充了一句,"顺便说,你在会议上据理力争的样子,和大学时一模一样。"

苏糖站在原地,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胸腔里悄然松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