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类事件的出现概率

这章研究的是自我怎么运用可得性启发法,看完全章的内容我还在想既然是研究如何运用可得性启发法,可是什么是可得性启发法啊?今晚脑子里装着别的事。

我还是开始用大白话来解释这堆难懂的心理学研究吧。可得性启发法就是你在心里估计某类事情出现的概率时脑子和身子都是怎么运转的。还是作者的话比较精辟“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我认为在利用可得性研究法时,人自然而然会产生偏见的。因为我在这章里看到了我产生偏见时最常见的想法,“很多合作团队成员感觉他们做的事超出了自己的分内工作,还感到其他人并不感激自己做出的贡献。”我平时就有这样的偏见,但是文章里提醒要尽可能地抵制如此之多的潜在的可得性偏见。因为“当你有可能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的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也都可能有同感。”看到这,我明白了我该如何去做,不过这种偏见要克服,对我来说并不容易。

这种偏见同时也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自我评估时会涉及到提取的案例数和提取的轻松感、顺畅性。最终研究显示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在你做自我回忆时,别人的解释会干扰你回想相关经历的流畅性。但是在判断涉及自身情况的人往往更有可能关注他们从记忆中提取的事件数量,对顺畅度则不太关注。

最终的发现其实更像是总结,也更为有趣,我认为成为了我阅读这章最重要的部分,“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一的启发作用,然而当系统二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时,受试者关注的就不再是提取记忆的轻松度,而是回忆起来的若干事例的内容了。”那些跟着系统一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的影响。

今天就到这吧,我感觉再写下去我自己都该不知道自己在写啥了。

(D25 《思考,快与慢》第12章感十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考,快与慢!》书摘 第一部分 系统1和系统2第1章1、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
    巴山小羊儿阅读 12,139评论 0 6
  • “鸣人!”我连忙转过身去,然而,在见到眼前之人时,自己全身却顿时僵硬了。 叫我的人确实是鸣人没错,但在他身旁,还立...
    章瑾熙阅读 3,297评论 0 3
  • 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段时间有着属于自己的歌,年少时的憧憬,年轻时的迷茫,记得在上中专时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八姐妹...
    dfa61d95492b阅读 3,11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