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或徘徊在休学边缘的孩子,父母内心最渴望的是孩子能成功迈进校园。孩子复学了,皆大欢喜,父母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心情也会大好,可这只是父母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焦虑与恐惧得到了缓解。要知道对于休学(厌学)的孩子而言,他(她)就像一个曾经浑身骨折、还打着钢板、刚刚被接上翅膀、伤口还没有愈合的病号,身体极度虚弱,复学阶段,就如康复前的训练一样,每迈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很容易再次跌倒,而此时,父母的陪伴、关爱、信任才是孩子最好的营养,绝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孩子休学(半休学)阶段是让父母觉醒并意识到自己过去对孩子的伤害,为孩子复学打下了基础的话,那么孩子的复学,则是对父母的学习要求又拨高了一个台阶,父母更应该加倍成长自己,才能跟得上孩子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在此给父母几点建议和提醒:
一、去掉一帆风顺的侥幸心理。
一个休学一年以上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处理情绪能力和抗压能力都会下降,同时身体机能也较差,但回归集体和想上学是他们的潜意识渴望和本能需要,而导致孩子休学的大部分原因来自父母过去错误的教育方式和不良家庭环境造成的,孩子在长期指责、批评、讲大道理、简单粗暴、打压、否定教育影响下,他的自我认知扭曲,开始自我否定和无力应对外界压力,于是逃避、不上学是他的最后一道自我防卫措施。父母发生了改变,孩子有了复学的愿望,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准备好了,或许是在不得已比如父母的逼迫下回归了校园,或许是孩子已经厌倦在家游戏人生的日子,总之走在了复学的路上。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般根据大量接触的休学孩子的复学规律看,出现再度反复、趴窝等情况属于常态,因为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身体机能都较弱,他会比正常在校的孩子更容易身心疲惫。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个现状,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有一天孩子撑不住想要停下来休息时,父母手忙脚乱、焦虑担心、不知所措等负面情绪导致孩子更加没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因此,父母不要抱有一切OK的侥幸心理,整天祈祷孩子千万别出什么幺蛾子,期盼着孩子一直都在学校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正常上学,这都是不客观不现实的思想,也是父母不愿面对困难、逃避问题、不想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的表现。这时候应该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学习如何在孩子出现不同情况时正确地应对,帮助孩子一起度过难关,抱着打持久战的心态,给自己打好预防针,才不至于孩子有点小状况就乱了分寸。
二、保持情绪稳定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孩子复学了,父母更应该保持自己情绪的平和平静,不能说孩子上学了,父母表现的欣喜若狂,对孩子过度关心,甚至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孩子一提出今天想休息一天,父母立马焦虑起来,心想万一明天不去怎么办,一直不去怎么办等等,这些大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孩子。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还是在意我上不上学,而不是关心我的这个人,我需要什么。父母内心要认识到,回归学校是孩子该走的轨道,这是他应该做的事,在家的日子是孩子累了需要调整,或者身体需要调理等,都是正常的。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遇到问题就越不会紧张和害怕。
三、关心孩子整个人,而不是学习。
复学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关怀。理解孩子负重前行的艰辛,理解孩子面对学习听不懂学不会的烦恼,理解孩子无法融入集体的孤独,理解孩子各种身体不适带来的痛苦。因此,当你理解了孩子,对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你都会接纳,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心疼他。比如昨天一个妈妈反馈说,刚复学的女儿放学回家,妈妈说蒸的包子,女儿说:不想吃,看见包子就恶心。妈妈说,明明上午我告诉你中午蒸包子啊,女儿“嗯”了一声啊,女儿说:我“嗯”不代表我说要吃啊。妈妈心里不点舒服,认为女儿任性,其实在我看来,这时的女儿有点情绪,上学半天回来一定很累,心情也不会太好,没有胃口也是真的。再加上妈妈要蒸包子的事只是告知女儿,而不是征求女儿意见是否愿意吃包子,女儿嗯了一声代表我知道了,心里会有个声音,妈妈怎么不问问我想吃什么?所以女儿需要更多的关心,我及时给妈妈指导,告诉女儿:你说的对,妈妈应该问问想不想吃才对。不想吃就不吃吧,想吃什么,妈妈给你重新做。在学校半天很耗体能,身体才是第一位的。妈妈及时按我的指导说,女儿很快没有情绪,说我想吃炒虾尾,妈妈说,这个家里没有啊,你说家里有的,妈妈晚上再做给你吃。女儿说:那我吃包子吧。
休学的孩子都是极度缺爱的,需要父母多点耐心、理解和关爱,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意她的人,就会化为力量和勇气。千万不要上来就孩子学习上的事情,除非他主动给父母说起。
四、多些倾听,少说教,不可急于修正孩子。
对于休学又复学的孩子,面对很多不适应,他一定会有很多情绪需要施放,父母是他唯一能倾诉的对象,如果孩子回到家什么都不和父母说,只能说明亲子关系很差,或者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很多父母习惯性修正和讲道理,但凡发生孩子思想有一点负向或不太合乎逻辑的观点或看法,都要想着纠正他。其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最忌讳父母正面说教和修正,当我们发现孩子三观不正或思想偏激时,一定不要操之过急,很耐心听完,并对孩子表示理解。其实孩子吐槽完后,烦恼就解决了一大半,而父母的理解会让他思考,这时候父母先放下评判,先思考后期怎么不动声色的潜移默化,而不是看到孩子身上有不足就想着赶快修正。但凡孩子出现思想偏激、三观不正等现象,基本上都是父母长期影响的结果,父母要在生活中先做对自己去影响孩子,孩子是很容易发生改变的。
五、父母要有加倍学习的意识。
复学的孩子,更需要在关键时候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如何引导孩子,对父母来说是最难的,因为父母自己没有的,不可能给予孩子。所以它考验的是父母的功底和智慧。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学习,总以为学习就是如何教育孩子,改变孩子,这是极端错误的思想,父母真正的学习核心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提升内观和反思的能力。他人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面对孩子的各种状况,首先要学会问自己:我的情绪平稳吗?我的思想正向吗?我的语言是向上向善的吗?我是否给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这件事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从一个不合格父母到合格父母,再到优秀父母的过程,是一个重生蜕变的过程,何况是在孩子最需要我们支持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能懈怠!
六、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走
什么叫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走?就像我开篇说的,孩子休学又复学,他的学习机能和身体机能都不及正常在校的孩子,他的身心都在恢复阶段,就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严格按学习的要求走,而要让孩子接受现实,了解自己的情况,帮孩子分析、分解压力和难题。比如在家休息一年的孩子,长期黑白颠倒,一下子想让孩子早上六点起床,对他来说十分痛苦,这时候父母就要允许孩子可以给自己一到两个月的适应期,早上可以不上早自习,难度系数降低了,孩子就会感觉容易挑战,同时也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关爱。
七、和老师保持良好沟通。
复学的孩子,回归校园,特别在意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更渴望老师给予鼓励和认可。父母要积极和老师保持联系,让老师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会更容易升起自信。
总之,复学的孩子成长路上一定是曲折的和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孩子是否勇于面前困难,或是再度受创后一蹶不振,取决于父母的学习和认知态度,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一“念”才是我们要掌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