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在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战略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这一重要指示,为我国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先进制造业,宛如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相较于传统制造业,它深度融合了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等高新技术,全面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其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特性,以及在创新性和产业集聚方面的强大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白热化,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 “再工业化” 战略,企图占据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在这一浪潮下,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分工格局加速调整,呈现出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和数字化的演进趋势。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约 30%,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自主创新能力,是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的核心驱动力。2022 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例较低,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进口的依赖较为严重,这使得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通过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制。以华为为例,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 5G 通信技术、芯片研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突破,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全球通信市场的竞争力,也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我们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全面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加快制造业 “智改数转网联” 进程,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比如,富士康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绿色化转型,是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应积极响应,在降碳、减污、增绿等方面积极实践,打造绿色低碳制造的典型应用场景。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提升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和能效水平。宝钢集团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对生产流程进行绿色化改造,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此外,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能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附加值。我们应依托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建立共享生产平台,推动企业从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向 “制造 + 服务” 模式转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拓展服务型业务。

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绿色化转型,促进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全球先进制造业竞争中抢占先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