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刺痛我的耳膜,我努力的从指缝中看着那束光背后熟悉的画面,穿着跟我一样校服差不多的同龄人从校门口进进出出,他们的嬉笑声低语声和学校播放熟悉的旋律穿透我的耳膜,我很想念太白兄,但是我知道我回来了,不能在陪他了......
时光倒转,思绪回到最初的开始。
开元盛世,长安城富丽堂皇歌舞升平,悠扬的歌声伴随着丰富的文化传遍整个华夏,吸引着众多的青年才子。
“太白兄,你快过来,我发现了一颗长满果子的树!”
“子双,不可!尚不知主人许可,私取为偷!”一青衣衫少年阻止道,唇红齿白,眉目清秀。虽然稚嫩,挺拔的身段一身傲然,脸上的正义不容忽视。
这个十五六岁的青衣衫少年名为李白,字太白,现在是开元四年,原本应该还待在蜀地的少年李白,被他的发小——我,拉了出来,前往长安城。那个李白一生都在追寻的梦想地。
“我说你也太紧张了吧,你看方圆几里可有人否?看这树的长相应是野果,不算窃取。来,我们摘些,路途遥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不知我们的干粮撑到几时。”说着摘了几个扔给了太白兄。
我,二十一世纪的一名中学生,大晚上无聊在为李白的人生感慨,为他的诗惊叹的时候竟莫名穿越了。在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阵愤慨悲痛的咒骂声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李白所在时期,那时候的他才十岁而我恰巧是他的邻居年龄相仿,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哥们,我决定既来之则安之,并且要干一番大事业,那就是————要为李白改变他的命运。为了实现我的梦想,也是李白一生的梦想,一个月前我劝说他离开西郡踏上征途,还好我所在的家庭是幼子,上头有一个哥哥,什么事都不需要我操心,也不需要担负早日成婚传宗接代的任务,很轻易的拜别了父母。
我记得,李白诗在27岁才离开熟地周游各地的。也不知道,我把他的时间提前了,有没有产生蝴蝶效应,偏离他的人生轨迹。对了“子双”是我在古代的名字,“子”是李白取的,意思你们应该懂的,是对美男子的称呼。
“子双,我们现在是要往长安城去?”
“不,我们现在还不去。”
闻言,李白眉头一皱,炯炯有神的目光直直的望着我,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我要是骗了他,他就要翻脸了。
“为何?不是说长安城人才济济,书香云集我们前往去学习吗。怎的又改变注意了?”
“不是说不去”,我慌忙解释道,“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何?”他的神色有些缓和,疑惑道。
看他冷静了下来,我暗暗下松了一口气,李白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正直,不能容许别人的欺骗,他这样的性格真不适合当官,不过现在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我正色道
“虽然,你有梁国公好友的推荐函,看在好友的面子梁国公或许会把你收入门下,然而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你看,京城中人才云集,他们相比于你早已闯出一席之地,有了自己的名声和人脉,就算你去了没有根基,也只是被雪藏,无出头之日。”
李白默,这样的道理他也是明白的,况且现在朝中为山东蝗灾之事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他。
“所以,我们前往碛西!”
“碛西?”
我没有回答他,而是低着头吃着自己手中的果子,思索着,如果没记错的话,杜暹,那个在未来因战功赫赫而被提升为宰相的大理寺评事,将被改任监察御史并被碛西审核屯田事务,碛西也就是现在的西藏。
一个月后,在沙漠中我们碰到了被人袭击的杜暹队伍,机缘巧合之下,不,应该是李白认为机缘巧合实际是我暗箱操作,推波助澜下带有目的性的救下差点被人伤害的杜暹。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李白深受杜暹的喜欢。事情解决之后,蕃人赠以重金,杜暹坚决推辞,不肯接受。随从劝道:“您出使到这边远之地,不可辜负蕃人的情意。”这使杜暹很是为难,困扰之际,李白提出,可以假意收下,之后藏于幕帐之下,待出了蕃境在飞鸽传书告知,这样免去对方被拒收带来的尴尬,也不妨自己心之所向,。杜暹大赞,如此才华和品行,假以时日定有大作为!
之后我们便与杜暹回到了长安城,后面的事发展得如相想象中一样顺利。该接近什么样的人,按照历史书上将平步青云的人我都一一列举,抓住每一个可能结友的机会。就连之后将同杜暹共事同书中门下平章事的李元纮也结交了。只是随着时间的长久,李白的那份傲然、不愿意曲意逢迎的姿态依旧令一些人心不满,因碍于李白受多人待见,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是我知道,就像前世的李白,虽受唐玄宗宠爱,却因不招人喜欢受人馋谤于唐玄宗,便日渐不受待见。这样一来,所有改变,也都将回到原点。
一日,我在园中拦他,这是当初杜暹来到京城后,杜暹在唐玄宗前多夸了他几句,唐玄宗特例召见了他,并惊讶于他的才华特别封赏他府邸,原本要供奉翰林,我一听这官职,私下提醒他拒绝。
“子双,出了什么事?”看到我一脸的纠结,他疑惑的问道
我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好随便问问。
“最近感觉如何?”
“良好,劳烦子双挂念”可能是想到最近自己的成果。俊俏的脸上是满满的笑意,用满面春风来形容真是不为过。
“呃....你觉得那些官员、富家子弟如何?相处得如何?”我最终问了出口
“鱼龙混杂!”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一脸愤怒的说道,“这些人留着就是祸害!”
我连忙阻止道,“有些话,你在这里与我说说就好,当着别人的面可别太冲动。”
“为什么不许说?错的就是错的”,他一脸正义“身为父母他们更应该恪尽职守,不能出一点差错!”
我深吸了一口气,最后对他认真的说道“太白兄,你深谙治世之道,却不懂为官之道。”
“我只知道为官是为了天下百姓,让我向他们一样口若悬河,曲意逢迎,这样的官做来还有什么意义?”
“身在官场并不是要求你违背自己的良心只顾着讨好别人,也不是让你说谎,而不讲真话。曾经有个名人说过一句话,假话全说,真话不全说。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继续道,“在官场上,它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说什么、做什么,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解释。你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你的心态放平静。你可以厌恶,憎恨他们的作风,但是还要保持一个侠士该有的风度。”
看着他眼中的挣扎,我知道他听进去了,正想着再努力加把劲,却没想到脑袋阵阵生疼,眼中一圈一圈的黑圈,四周都变得模糊了。等我再睁开眼睛时,才发现自己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我摸索着想要起身,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你是谁?为什么要轻易更改别人的命运?”
我一惊,却还是压住心中的恐惧,“我只是想要实现他的梦想,让他变得更好”
“变得更好?”嗤笑一声,一本书籍不知从什么方向落到我怀里,一束弱弱的微光照了过来。
“翻开看看”
我疑惑的哆嗦着,这不是我的中学的课本吗?打开翻了翻,却什么也没发现,最后目光投射到目录上,总感觉少了什么,瞳孔倏然放大,“李白的诗呢?记得这里放的是李白的《将进酒》怎么不见了?”
手中突然又多了一本书,很熟悉,是我睡前看的唐诗宋词,怎么会这样,李白的诗全不见了。
“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我没说话,颓然的坐在地上,书从指尖无奈的滑落
“你改变的不仅仅是李白,而是整个历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无论结果如何,那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你走吧,不要再回来了,我会让时间重新来过,抹除这一段人工历史。”
最后,房间里的声音不再响起,四周一片寂静,我感觉自己的心都停止了跳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无助的看着那束微弱的亮光,身体不受控制的、慢慢的、爬向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