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想法,就得到行动;种下行动,就得到习惯;种下习惯,就得到人格;种下人格,就得到命运。
——佚名
一个普通人脑子里每天都有大约55000个想法。其中大多数是旧有的想法。许多想法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存在我的脑子里。你的脑袋就像一台可以永远录音的录音机,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想法是信念的主要成分。如果想法是颗种子,把它种下,你就得到的果实就是信念。
如果小时候你有过不愉快的经验,比如爸爸答应带你去露营。你很想去,但爸爸却爽约的。也许爸爸工作太忙了,不得不放弃休假,也许爸爸生病了,或是根本忘了这回事儿。小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大,所以爸爸的理由一点也不重要。你可能会很失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想法来诠释你所经历的事。也许其中一个想法是这样的,“爸爸不爱我”,也许从这个想法又衍生出另一个:“没有人爱我。”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事呢?如果你一再失望,这些想法就会变成一种信念,让你相信自己真的不可爱。如果这样的信念在你脑袋里一再播放,过了几年,你可能就会认为这就是事实。而一个深信自己并不可爱的人的命运会是如何呢?
这个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创伤并不会随时间逝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我们每个人都像做出科学怪人的弗兰肯斯坦博士一样,创造出一些怪物般的想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造成大大小小的灾难。你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限制性信念都不是真的,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或差劲的想法也对你没有任何帮助。然而有许多人仍然有这样的信念,不知道它们的来源,也不知道他们应该只是过客,不应在他们脑中常驻。找出这些信念在我们心中驻足的所在,将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