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相--看清网络下的世界

来到苏黎世的四个月里,我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关注着国家、世界、真相、趋势。没有了同学朋友们在身边与你谈论那些热门的事件,身处国外,有时候不得不经常地打开微博、b站、公众号,才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在国内究竟发生着什么。就这样,各种碎片的信息每天都在眼前划过,一点一滴的拼凑着追寻知识以外的对世界的认知。

一、从一篇演讲说起

今天无意打开了黄智贤姐姐的一个演讲,讲她的节目被迫关停后无处诉说的彷徨与呐喊。但是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的是,如今台湾随着年龄层次逐渐降低,对历史、国家等认同也在同步下降,只因为他们的教科书里没有了关于这部分的详细介绍。当局不断地更改着那些教材,稀释着几千年来积累的血脉联结,却只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时间,岁月更迭,沧海桑田,如此轻易。

记忆总是感性的,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记住自己想要记住的,网络里,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更新着,人们对于一些轰动一时的事件都能够转眼抛在脑后,更何况是一些人别有用心的将真相悄悄隐藏在你无法触手可及的地方,所以有时候真相那么近,有时候却又遥不可及。

但姐姐最后说了一句,能够告诉年轻人的历史,不过几个小时就会不再有强烈的感触,但是一定要告诉台湾人:永远追求真相。掷地有声。

谎言挤满了网络,我们应该偏听偏信或者心灰意冷吗?不是的,甚至从听到这一句话开始,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斗志:尽管我要面对真假不明的信息,但是为了让我的头脑保持清醒,我应该对看到的一切先打一个问号,然后去尽可能的弄清楚究竟是什么。也许到最后也没办法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这个过程首先让我有了独立的思考,而不是大数据、媒体控制下的思想傀儡,不是吗?

二、

无独有偶,研究法国问题的郑若麟老师在谈论法国,乃至西方媒体的现状时,谈到了目前西方财阀、政府、媒体在某些方面有着利益的共同点,这使得媒体只会报道他们希望民众知道的,民众也只会从经过筛选的新闻中对世界产生各种认识。甚至总统大选中,最终当选的也是所谓的“媒体候选人”;而对某些新闻,则选择性的报道,甚至第一时间在真相不明的时候大书特书,尘埃落定之时则缄口不言。更让人感觉恐怖的是,想一下几十年后,生活着的人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记忆,那么那时候的人们回首往事,搜索到的,将都是有选择有偏向的新闻,那时候,谎言就成了历史,而帮忙记得西方真实往事的,讽刺的,竟然是中国的媒体用汉字书写的。

新闻啊,中学教科书里着墨不多的地方,只有那么几篇新闻的文章在那里被我们分析,但是我记得很清楚的是5W1H,记得新闻要客观中性,新闻,本来就不应该代表太多的个人立场,这不才应该是新闻的性质吗?将真相讲给大家听,让大家自己去判断孰是孰非,吸取经验教训。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这不是本身就是一种暴力吗?

三、真相就像一粒种子

真相就像一粒种子,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可能一时的疏忽,这颗种子就永远失去了见到太阳的机会。但是啊,真相也正像一粒种子,它努力的让我们看到,才有了纸包不住火,才有了真相大白,才有了无数次反转最后的盖棺定论。这不正是无数不相信谎言的人夜以继日奋斗的结果吗?

因此我相信只要能够在看到一条信息的时候多思考一秒钟,那么你就离真相更近一秒。

最后,谈谈那些沉重的,不是对与错,真与假的判断,而是用一种历史掩盖另一种历史,用一种冷处理将事情淡化甚至让它消失。我们的力量太小了,小到不足以作出一点点改变,小到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这时候,只能让自己不再成为媒体统治下的谣言传播者,而是去坚持寻找真相,能够进一步的,告诉身边的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做的一些事吧,有些人有些事,时间会告诉他们事实。

罗振宇曾经在奇葩说中说过文化的作用,是在紧急的时候,用几篇文章就能唤起国人的记忆,那些有力量的文字将我们的心团结在一起,这就是凝聚力。有人侵略,有人发动战争,这时候提起岳飞的名字,提起《满江红》就能唤起国家的力量!再看仍然被这句话感动,根植的文化基因将那些美的、丑的、振奋的、痛心的通通摆在这里,让我们在生活的某一瞬间仍然能够和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们有同一种情感,多么美好,而在一些时候,这些美会不会从此不见了呢?


12.15晚 来自不能平静的晚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优于别人 并不高贵 真正的高贵 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不管多难熬 人生都要眉眼带笑 美貌比黄金更易引人垂涎 不昧本...
    花砸阅读 537评论 1 3
  • 不要说你多理解, 针不扎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疼。
    日记嘛阅读 90评论 0 0
  • 工作不要放到最后,要提前完成。
    文华ya阅读 262评论 1 0
  • 当你将项目上传到Behance或你的个人网站时,如何让你的作品受欢迎?展示一个项目就像销售产品一样,精心的包装是必...
    _Fanta阅读 323评论 0 4
  • 转载注明源自叨叨戚 1.不是文科生,不是理科生,要"研究"(才能)生 2.精细创业时代,职业化,商业化 3.自上而...
    船长戚戈XGeek001阅读 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