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阅读,告别低水平的勤奋

我相信我们大都不会承认自己不会读书,毕竟我们都读了几十年的书。但是必须承认的是,不同人的读书效率却是差之甚远。有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并且达成自己的目标,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干更多的事情,这种能力体现为高效的学习力。在知识爆炸、信息传播高效的背景下,这种学习力将给个人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分化。直接体现在有些人懂得多、学得快,而有些人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关于读书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 目标缺失
    无论选择读哪本书都应该有一个目标,或许是为了休闲、消遣,或许是为了增加知识,也可能是为了提升技能。如果没有目标的读书是盲目的,就无法评估最终的收益是否达到期望。

  • 方法不当
    不同的目标,选择的书就不一样,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比如,
    对于手机上的各种新闻客户端的新闻,阅读起来几乎不用费脑子,几乎可以一扫而过;
    对于专业书籍,在掌握书本整理框架的基础上,需要非常仔细的进行精读;
    对于流行的畅销书,不需要逐字逐句的阅读,只需要进行一个粗略的阅读,掌握作者的核心观点就可以了,一般控制在几小时之内读完。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教人怎么读书的书。这本书对阅读进行了非常系统的讲解,对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整理如下。

image.png

阅读的四个层次

  •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只要一个人不是文盲就可以进行这种阅读。处于这种水平的阅读,可以识别材料中的各种要素,但是无法完全理解背后的语义。

  • 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特点在于强调时间,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属于一种略读的方法。

  •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比前面两种方法更加复杂和系统化。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可以在几乎无限的时间期限内完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书的内容需要咀嚼和消化,追求系统化理解的情况。

  • 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通常会涉及到相关主题的不止一本书,通过比较、分析,架构出一个不限于某一本书的主题分析。

主动的阅读

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时需要提出下面几个主要的问题:
1.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分析阅读的几个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阅读与心智成长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对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对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愿你阅读愉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