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到了幼儿园门口后,心情有些微妙。
以往孩子都会热情地和自己道别,会和自己拥抱一下,这次却闷生生跑进去了,实在让我有些担心。因为天气越来越炎热,在吃完晚饭之后就带着孩子去逛超市。
小区门口最近越来越多的小摊出现,冰镇西瓜、冰镇哈密瓜、盐水菠萝等,一堆人围着买。孩子看了心痒痒,向我摇摇手希望我可以给他买一个。
“妈妈,我可以吃一点西瓜吗”
“吃了西瓜今晚就没有冰淇淋吃咯!”
“没关系,冰淇淋下次也可以吃,但是妈妈也不能吃”
因为孩子还小,肠胃也比较脆弱,之前有次就因为大人没注意,他就自己喝掉了一瓶汽水,结果当晚就闹肚子疼,吓得大家急忙忙把他送去医院,打了一整晚的点滴。医生嘱咐一定不能让孩子吃太多冰饮。
因为吃到了西瓜,孩子心满意足,逛超市的时候也没有喊着要买什么吃啥。回家之后,给小孩洗了澡赶上床睡觉之后,整个人就已经累得不行。从冰箱里拿出一盒雪糕,想着放松一下。没想到刚打开,孩子就出来了。
眼睛直勾勾盯着我手里的雪糕,让他赶紧回房间睡觉不然明天上学来不及,他却突然跑过来说自己也想吃,这怎么可以呢?我毫不犹豫拒绝了他。“你还记得答应妈妈什么了吗”“可是我想吃”“但是你已经答应妈妈了”“可是我今天想吃”
眼见着沟通不下去,我只能拿出做母亲的权威,严肃地让他快点上床睡觉。见我快要发脾气了,孩子不情愿跑进房间,转身却还咕哝这着“不给我吃,自己还在吃!做大人真好,什么都可以吃!”虽然很无奈,但想着孩子忘性大,第二天就好了,所以我也没有在意。可是在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孩子却整个人都闷闷不乐的,我说他就应,我不说话他就耷拉着个脑袋。
这样怎么行呢?在孩子洗漱好躺上床后,我才问他为什么感到不开心,听了孩子的回答之后,我有点羞愧。
“妈妈偷偷吃冰淇淋”
“因为妈妈是大人,肠胃比你好啊”
“可是妈妈答应我不吃了啊”
“妈妈向你道歉好不好”
“妈妈老是凶我,总是命令我这不许做那不许做的,我真想快点长大”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直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但很难避免的是,我们总是站在父母的视角上去看待孩子,孩子吃饭慢及催促他快点吃,孩子不想上床睡觉就命令他快点睡觉......采取高压政策,利用为人父母的身份,当孩子不听话时,要么严厉批评要么教训一顿,从来都是大人说了算,孩子没有辩驳的机会,以至于孩子总是会觉得“做大人真好,大人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是对的,希望我可以快快长大,早点长成大人”。
当我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我很少去问过孩子的想法,因为我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就像这次一样,即使我事先答应了孩子不会吃雪糕,但是背着孩子我还是去做了这么一件事,当孩子想提出意见的时候,我就呵斥他快点去睡觉.....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随着而来的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在变得丰富,他们对外界的认知也正在逐步强化,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好好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也参与到一些决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时间长了,孩子和父母也可以慢慢读懂孩子的心理。
爱孩子,更应该先从孩子的心灵世界开始,走进他们的世界里,触摸他们那颗稚嫩敏感的心。虽然他们不谙世事,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又丰富脆弱。作为父母,我们在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更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
关注微信公众号:有璞好文 了解更多关于家庭教育、婚姻关系、个人成长等干货!